秋冬三件宝,当心变成“石头”!
秋冬三件宝,当心变成“石头”!
“哎呀,这柿子怎么比石头还硬啊!”最近,不少人在享用秋冬季节的美味时,却意外收获了一块“胃里”的石头。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就接诊了多例因食用柿子、山楂和牛奶而引发胃结石的病例。其中一位沈阿姨,因为连吃这些食物,竟然需要进行四次碎石手术才能解决问题。这不禁让人疑惑:为什么秋冬的美味会变成“石头”呢?
为什么柿子、山楂会变成“石头”?
原来,柿子、山楂等食物中富含一种叫做鞣酸的物质。当这些食物进入胃部,在胃酸的作用下,鞣酸会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一种不溶于水的物质——鞣酸蛋白。这种物质会逐渐沉积,并与果胶、纤维素等物质凝结,最终形成我们所说的“胃石”。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医生赖雅敏解释说:“山楂中的鞣酸在胃酸作用下会与食物中的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易消化的沉淀物,加重胃石的形成。”而且,不仅仅是山楂,柿子(尤其是未成熟的)、黑枣等富含鞣酸的食物,都有可能导致同样的问题。
胃石症到底有多严重?
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崔曼莉表示,胃石症的症状轻重不一,轻者可能仅表现为上腹痛、腹胀、嗳气、食欲不振等,重者则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胃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在临床上,医生通常会根据胃石的大小、硬度以及患者的具体症状来决定治疗方案。
对于较小的胃石,可以通过饮食调整和药物治疗来处理。比如,饮用可乐就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可乐中的碳酸氢钠可以中和胃酸,降低胃酸浓度,同时释放的二氧化碳能够渗透进入胃石内部,产生消化溶解作用。但是,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人。对于年老体弱、有胃溃疡病史的患者来说,大量饮用可乐可能会加重病情。
如何预防胃石症?
避免空腹食用:空腹时胃酸分泌较多,更容易与鞣酸结合形成胃石。因此,建议在饭后食用柿子、山楂等食物。
控制摄入量:即使再美味,也要适可而止。一次性大量食用这些食物,会大大增加胃石形成的风险。
注意饮食搭配:避免将柿子、山楂与高蛋白食物(如螃蟹、肉类)同时食用。蛋白质会与鞣酸结合,增加胃石形成的可能性。
特殊人群需谨慎:老年人、儿童以及有胃部疾病的人群,应尽量避免食用这些食物。他们的胃动力较弱,更容易形成胃石。
除了柿子和山楂,还有哪些食物可能导致胃石症呢?专家指出,一些难以消化的食物,如毛发、某些药物,甚至是一些高纤维的蔬菜水果,都有可能在特定条件下形成胃石。因此,保持均衡的饮食,避免过量食用任何一种食物,是预防胃石症的关键。
虽然胃石症听起来有些吓人,但通过合理的预防和及时的治疗,大多数情况都能得到有效控制。所以,这个秋冬季节,让我们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也要记得保护好自己的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