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安万秦腔走红,大寨子戏校再受瞩目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38:0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安万秦腔走红,大寨子戏校再受瞩目

2024年12月,一支来自甘肃的民营剧团——万安秦腔剧团,在西安掀起了一场秦腔热潮。团长安万带领150多名成员,自费14万元租下开元剧院,连续8天上演16场经典剧目,场场爆满。特别是在演出《吴汉杀妻》时,安万的精湛表演让台下观众热泪盈眶,最后他当众跪谢西安市民的举动,更是刷爆了各大社交平台。

这支让秦腔艺术重新焕发活力的剧团,与30多年前创办的大寨子戏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寨子戏校位于甘肃省静宁县大寨村,1985年由刘建安创办。虽然条件简陋,但这所戏校在7年间为西北地区培养了160多名优秀的戏曲演员,其中就包括安万。

大寨子戏校的毕业生如今已遍布西北各地的秦腔舞台,许多人已成为专业剧团的核心成员。国家一级演员李宁、知名秦腔艺人安万等,都是从这里走出的艺术人才。他们不仅在舞台上大放异彩,更通过教学传承技艺,推动了秦腔艺术的持续发展。

然而,秦腔艺术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作为西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戏曲剧种,秦腔以其高亢激昂的唱腔、粗犷豪放的表演风格,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秦腔也面临着观众群体老龄化、表演形式单一等问题。

近年来,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秦腔艺术开始了新的探索。许多剧团开始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平台推广秦腔艺术。安万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从2016年开始在短视频平台分享秦腔艺术,如今已拥有庞大的粉丝基础。2024年,仅在会宁县的演出,平均每场线上观看人数就达到50万人次。

政府部门也积极行动,为秦腔艺术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2024年7月,《陕西省秦腔艺术保护传承发展条例》正式实施,这是全国首个省级层面制定的戏曲类地方性法规。同时,各地通过创新剧目编排、加强人才培养等方式,推动秦腔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寨子戏校培养的这批秦腔艺人,正以他们的艺术追求和创新精神,为秦腔艺术注入新的活力。他们不仅在舞台上展现秦腔的魅力,更通过新媒体平台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门传统艺术。正如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马友仙所说:“秦腔是具有500多年历史的大剧种,是渗透在群众血液之中的文化传承。”在新时代,这门古老的艺术正以新的方式焕发出勃勃生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