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马汽车破产,10万车主陷入维权困境
威马汽车破产,10万车主陷入维权困境
2024年10月,曾被誉为“造车新势力四小龙”之一的威马汽车正式申请破产重整。这一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让10多万名威马车主陷入困境。近日,威马汽车破产案迎来新进展: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已裁定将多家威马关联公司纳入实质合并重整,债权人会议即将召开。然而,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这场破产重整带来的不仅是财务危机,更是一场漫长的维权之路。
维权困境:从维修保养到二手车贬值
小周是一位威马ES5车主,2022年购车时,4S店承诺的“三电终身质保”让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威马。然而,随着威马经营状况恶化,小周发现官方客服电话已经无法打通,APP也彻底瘫痪。更糟糕的是,他的车尾灯因追尾事故损坏,4S店表示无货,只能通过闲鱼等平台寻找拆车件,价格高达2800元。
小周的遭遇并非个例。据统计,威马汽车自2018年首款量产车EX5上市以来,累计销量已超过11.7万辆。如今,这些车主都面临着相似的困境:
- 维修保养困难:4S店大量关闭,官方客服失联,配件供应短缺且价格高昂
- 质保政策落空:承诺的“终身质保”无法兑现,车主只能自费维修
- 二手车贬值:车价暴跌至原价的2-3折,且难以出售
- 车机系统故障:APP无法使用,OTA升级服务停止
一位网约车司机透露,他2021年以11.6万元购买的威马EX5,现在维修一个左后大灯就需要近3000元。而且,由于没有合适的配件,直到现在尾灯罩子仍有裂痕。
在二手车市场,威马汽车的处境更加尴尬。在瓜子二手车、汽车之家等平台上,大量威马车型正在抛售,折扣普遍在3-5折,最低甚至达到2折。一位二手车商表示,他在威马宣布破产重组前收购了50辆车,但现在基本都砸在手里,已经“赔死了”。
维权之路:艰难而漫长
面对困境,威马车主们开始寻求各种途径维权:
- 与厂家协商:但官方渠道几乎全部失联
- 平台投诉:通过电商平台、消费者协会等渠道反映问题
- 法律途径:咨询律师,准备通过诉讼维护权益
- 媒体曝光:将遭遇写成文字或视频发布到网络平台
然而,维权之路并不顺利。根据《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生产企业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停产或停止销售的车型,并保证至少10年的配件供应以及相应售后服务。但威马汽车目前难以履行这一承诺,很多专属配件难以找到,且价格高昂。
一位法律专家建议,消费者应保留相关证据,通过债权人会议、法律诉讼等方式维护权益。但这一过程可能相当漫长,需要车主们有足够的耐心和决心。
前车之鉴:众泰汽车的教训
这不是第一起新能源车企破产案例。早在2020年,众泰汽车就因经营不善陷入破产重整。当时,众泰汽车的车主也面临着类似的困境:维修保养无门,质保政策落空,二手车贬值严重。
众泰汽车的案例表明,车企破产后,消费者权益保护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虽然最终众泰汽车通过重整得以重生,但车主们的权益并未得到完全弥补。
购车启示: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威马汽车的破产重整,给广大消费者敲响了警钟:
- 选择大厂品牌:即便公司倒闭,大厂品牌通常也有集团支撑,售后更有保障
- 关注企业经营状况:购车前多了解品牌背景和市场口碑
- 保留证据:购车合同、维修记录等重要文件要妥善保存
- 理性消费:不要被过低的价格或过度的营销承诺所迷惑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淘汰赛阶段,还将有不少品牌面临关停并转的结局。在这一洗牌过程中,如何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将是汽车公司和行业都需深思的问题。
威马汽车的破产重整,不仅是一场企业危机,更是一面镜子,折射出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隐忧。对于消费者来说,选择一款车,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在追求科技与时尚的同时,我们更需要一份理性和谨慎。毕竟,谁也不想自己的爱车变成一台“烂尾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