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容高速六标段:技术创新引领桥梁建设新高度
苍容高速六标段:技术创新引领桥梁建设新高度
中国化学交建公司所属苍容高速公路项目自开工建设以来,积极围绕技术创新,探索并应用最新的桥梁施工技术和工艺,在致力于全面提升黄华河大桥工程质量的同时,加快推进施工进度。
正在建设中的黄华河大桥
黄华河大桥是苍容项目重点控制性工程,位于标段起点部位,起讫桩号为K61+720.5~ZK62+413.5,全长693m,河面宽约为140米。该桥位于分离式路基内,跨越黄华河,所在河段规划等级为等外航道,按Ⅶ级航道标准设计,按左、右线设计,桥梁净宽为11.75m,交角90°。黄华河大桥常水位高程36.35m,主墩承台处于河道河床内,主墩承台常水位水深6—7m,水深较深,河床下为卵石土地层,河水流量较大,施工难度较大。
黄华河大桥河内筑岛+钢板桩组合式围堰
面对黄华河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项目部创新性地采用了筑岛+钢板组合围堰工艺。通过精心规划与施工,一座面积达54215立方米的人工岛在河中稳固筑成,为大桥承台、墩身等水下结构施工提供了坚实的作业平台。同时,结合总长236.4m的高强度钢板桩围堰,有效抵御了水流冲击与地质变动,确保了施工区域的干燥与安全。相比传统围堰施工,该组合工艺施工周期缩短15天,耗材率降低10%,不仅减少了水流对施工的影响,还显著降低了施工成本与风险,展现了其高效、经济的优势。
挂篮施工现场
在黄华河大桥的挂篮悬臂浇筑施工中,项目部引入了挂篮场内预压技术。通过对挂篮进行模拟实际施工荷载(模拟荷载达到最重节段重量的1.2倍)的场内预压测试,详细记录了挂篮的变形数据。经过严格的数据分析,非弹性变形得到有效消除。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确保了挂篮在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为后续箱梁浇筑时的标高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相比传统预压方法,挂篮场内预压技术操作简便、效率更高,且能更准确地反映挂篮的实际工作状态,有效保障了大桥的施工质量。
支架反预压技术
针对黄华河大桥承台等大荷载结构的预压需求,项目部大胆尝试并成功应用了反拉预压技术。通过在承台上预埋6组精轧螺纹钢(每组2根),利用50吨升力的千斤顶进行反向张拉,实现了对支架体系的模拟堆载预压。相比传统堆载预压方法,反拉预压技术不仅节省了大量堆载材料和运输成本,还显著缩短了施工周期,降低了吊装风险和安全隐患。此外,该技术还能更准确地模拟实际施工过程中的受力状态,为支架体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保障。
苍容项目六标攻克了施工中的重重难关,充分展示了技术创新在桥梁建设中的巨大作用。下一步,项目团队将继续秉承技术创新的精神,探索更多先进技术和工艺,为提升桥梁建设的质量和效率不断努力,为后续施工建设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