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技能人才如何破解就业困局?
青年技能人才如何破解就业困局?
当前,我国青年技能人才就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青年劳动力供给持续下降,从1990年的17.8%降至2020年的8.5%;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人数却持续攀升,2024年更是达到1179万人。这种供需失衡,加上专业不对口、就业质量不高等问题,使得青年技能人才短缺现象日益严重。
青年技能人才就业现状
从就业市场来看,青年技能人才主要流向高技术领域和新能源技术领域。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双碳”目标的推进,为青年带来更多新的就业机会。2021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就业岗位达到537万个,占全球42%。然而,青年就业质量仍面临诸多挑战。调查显示,加班、缺乏职业发展机会、团队协作欠缺等问题普遍存在。
专业不对口的困境
造成专业不对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教育体系来看,我国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学科毕业生占比持续下降,从近70%降至50%以下,这与工作岗位技术化趋势背离。从就业选择来看,毕业生更倾向于选择新一线城市,偏好国企和中型企业,这与技能人才的实际需求分布并不完全匹配。
全球视角下的技能人才争夺战
面对日益严峻的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各国纷纷出台政策吸引和培养技能人才。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在量子科技、人工智能、半导体等领域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加拿大、德国等国通过技能提升计划和职业培训吸引急需紧缺技能人才。我国也提出要健全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机制,推动高技能人才发展。
行业案例:数字技能人才的供需失衡
以数字技能人才为例,当前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超过45万亿元,但数字技能人才缺口巨大。为应对这一挑战,国家启动促进数字人才就业项目,计划通过实训基地建设和精准就业推荐服务,提升数字人才就业效率与质量。同时,留学回国人才将被纳入国家统一就业体系,享受同等招聘条件,进一步缓解人才短缺问题。
缓解人才短缺的对策建议
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加强产教融合,推动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对接,提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优化人才供给结构: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增加STEM学科招生比例,满足高技术领域人才需求。
提升就业质量:建立健全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增强职业吸引力。
加强国际人才引进:优化移民政策,提供资金支持,吸引全球优秀技能人才来华工作。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鼓励人才向中西部地区流动,支持当地产业发展,实现人才资源的均衡配置。
青年技能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宝贵资源。面对当前的人才短缺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学校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通过完善政策体系、优化教育结构、提升就业质量等措施,为青年技能人才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实现“人岗适配”,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