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后的生活习惯调整与心理适应
化疗后的生活习惯调整与心理适应
化疗后的日子充满了挑战,但通过科学的生活习惯调整和积极的心理适应,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一过程。张大爷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在化疗期间,也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度的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等方式,逐步恢复健康。让我们一起学习如何在化疗后重拾生活的美好,提升生活质量。
饮食调整:为身体注入营养
化疗期间,合理的饮食不仅能为患者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还能帮助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减轻化疗的副作用。化疗前,患者的饮食应以均衡为原则。蛋白质是身体的“建筑材料”,有助于维持肌肉和组织的健康,可从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食物中获取。碳水化合物是能量的主要来源,全麦面包、糙米、燕麦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同时,要保证摄入足够的蔬菜和水果,它们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此外,化疗前还应适当增加水分的摄入,促进身体代谢,减轻药物毒性。
化疗期间,由于药物的影响,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可能会变得脆弱。此时的饮食建议如下:
- 食物选择尽量软烂、细碎,便于消化。主食可以选择面条、馄饨、米粥等。肉类可制成肉沫、肉丸。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豆腐、鸡蛋羹、酸奶等。
- 如果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尽量避免食用油腻、气味重的食物。可以选择闻起来比较清新的食物,如柠檬、薄荷等,有助于缓解恶心感。
- 若患者有口腔溃疡,应选择温凉、细软的食物,避免食用粗糙、坚硬、辛辣的食物。同时,要注意口腔卫生,饭后及时漱口。
- 食欲不振时,可以尝试食用一些开胃的食物,如山楂、话梅等。也可根据个人口味,变换食物的烹饪方式和种类,以增加食欲。
- 化疗期间要注意水分的补充,除了白开水,还可以选择鲜榨果汁、蔬菜汤等。
化疗后,患者的身体逐渐恢复,饮食也可以逐步调整。此时,仍要注重营养的均衡,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可以适当多吃一些瘦肉、蛋类、奶类,以及各种新鲜蔬菜和水果。
运动与休息:助力身体恢复
研究表明,肿瘤患者无论既往身体素质如何,都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从科学且适度的运动中获益。相比久坐不动的肿瘤患者,合理锻炼的患者死亡风险降低。运动能增强免疫功能,减轻肿瘤患者的癌症相关性疲乏,以及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厌食、易饱胀、便秘等副反应。运动过程中,身体会分泌内啡肽,这种被称为“快乐激素”的物质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睡眠,提高患者对放化疗、靶向和免疫治疗的敏感性。有效的健身运动还能够显著降低肝癌、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病率。
肿瘤患者适合做哪些运动
运动项目:我国传统医学认为,气血瘀滞是肿瘤重要的致病机理。导引功法如八段锦、太极拳等健身运动可行气活血,起到扶正祛邪的功效。美国癌症学会和美国运动医学学会公布的癌症患者生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建议,癌症患者适合的中等强度运动包括快走、跳舞、瑜伽、乒乓球、慢速骑自行车等;高等强度运动包括跳绳、足球、篮球、滑雪、快速骑自行车等。
运动时间:“指南”建议,每周至少开展5次中高强度运动,每次约30分钟。由于体力及肿瘤分期不同,患者可根据个人情况量力而行,每周至少应进行一次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体力不佳者,也可根据自身状态调整休息间隔。
运动强度:运动健身强调适度,量力而行。建议患者以有氧运动为主,辅助适度的耐力和力量训练。简单评估运动强度的方式是测心率。建议控制每分钟心率的范围可用以下公式来计算:(220-年龄)×50%~(220-年龄)×70%次。比如,一名60岁肿瘤患者运动时的心率范围应控制在80~112次/分。
肿瘤患者运动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1.突然增加运动量是大忌。运动强调循序渐进。刚开始运动量要小,随着机体功能的改善,运动量可逐渐增加。达到能够适应的强度后,就可维持此水平并坚持锻炼。
2.运动并非时间越长、强度越大越好。以身体微微出汗,自我感觉舒适为佳,要避免过度运动。
3.运动的目的是身心愉悦。对绝大多数肿瘤患者来说,最简单有效的运动就是晚饭后快步走。外出买菜,跟亲友一起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也很好。温情的陪伴是“一剂良药”。
4.个体化评估,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比如,肿瘤骨转移和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折风险较高,不宜进行跳舞、球类、田径类等运动,可选择太极拳等健身运动。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患者,要避免高感染风险的运动如游泳等,也尽量不去环境较为密闭的场馆运动。正在接受放疗的患者,要避免泳池中的含氯消毒剂刺激放射部位的皮肤。血小板降低的患者,要避免肢体碰触的运动。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上肢运动锻炼前,应请医生对上臂情况进行评估。结直肠癌造瘘患者在运动前,建议请医生对造口防感染情况进行评估。妇科肿瘤患者在运动前,建议请医生对下肢淋巴水肿的情况进行评估,避免举重类运动。置入深静脉导管的患者,要避免做手臂拉伸运动,防止导管滑脱。此外,运动期间若出现任何不适,都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就医。
我们鼓励肿瘤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动起来。这不仅能够帮助患者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还有利于改善预后,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心理调适:重建生活信心
化疗的诊断和治疗对患者心理造成极大的影响,康复期的心理调适可以帮助患者走出心理阴影,重拾生活信心。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对患者心理造成极大的冲击,康复期需要患者进行心理调适,克服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
心理调适的目标和方法
目标
- 缓解负面情绪:心理调适的首要目标是减轻或消除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提升个体的情绪稳定性。
- 增强应对能力:通过心理调适,个体能够学会更有效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提高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
- 促进社会功能恢复:心理调适有助于个体更好地融入社会,恢复正常的社交、工作和家庭生活。
方法
- 认知重构:帮助个体识别和改变消极的思维模式,培养积极的思维方式和态度。
- 行为激活:鼓励个体积极参与有益的活动,增强自我价值感和成就感。
- 情绪管理:讲授个体识别、接纳和调节自身情绪的技巧,提高情绪稳定性。
- 社会支持网络:建立和维护一个支持性的社交网络,为个体提供情感支持和实际帮助。
生活注意事项:守护身体健康
在化疗期间,补充水分至关重要。每天至少喝八杯水有助于身体排出毒素,并支持整体健康。保持均衡的饮食对整体健康至关重要。专注于水果和蔬菜、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全谷物等。定期、温和的锻炼可以提振心情,减少疲劳,促进整体健康。请咨询您的医生,以确定适合您的活动水平。
化疗后的日子虽然充满挑战,但通过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良好的心态以及科学的生活习惯调整,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一过程。记住,您并不孤单,家人、朋友和医疗团队都会陪伴在您身边,给予您支持和鼓励。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相信自己能够战胜病魔,重获健康。让我们一起努力,迎接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