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红兄妹”:用短视频重走红军长征路
“彝红兄妹”:用短视频重走红军长征路
在四川泸州叙永县,有一对本土网络博主“彝红兄妹”,他们用独特的短视频方式,将红军长征的故事搬上网络,让这段红色历史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人们眼前。
红军长征与叙永的红色记忆
1935年2月3日,中央红军来到泸州市叙永县石厢子,开仓分粮分财物,杀肥猪分给群众,与当地老百姓度过了一个“开心年”。这也是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过的唯一一个春节。这段历史,不仅展现了红军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情深,也为叙永县留下了宝贵的红色文化遗产。
“彝红兄妹”的红色传承
“我们在‘鸡鸣三省’石厢子会议之地出生长大,长期接受红色文化熏陶,红色基因已根植血脉。”“彝红兄妹”这样描述他们与红色文化的渊源。他们用原生态的短视频方式,展示叙永少数民族风情、讲述乌蒙红色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叙永少数民族风情和历史、文物、文化,助力红色文化IP打造。
创新传播:让红色文化“活”起来
“彝红兄妹”的作品之所以能够引起广泛关注,关键在于他们采用了新颖的传播方式。通过短视频这种现代人喜闻乐见的形式,他们不仅还原了毛泽东同志率领的中央红军和群众鱼水情深的历史场景,还展现了叙永县独特的自然美景和民俗传承。这种创新性的传播方式,让红色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红色文化赋能地方发展
近年来,叙永县以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为契机,加快建设以‘四渡赤水’为重点的红色文化传承带,持续讲好红色故事。央视在叙永县录制春节节目。每逢新春佳节,很多在外的游子和当地人都会到中央红军长征“鸡鸣三省”会议陈列馆,自发组织“红色村晚”,热闹的歌舞、欢快的音乐,一起回味昔日长征那个“开心年”。
此外,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军长征过石厢子旧址,叙永县开发了“鸡鸣三省·红色石厢”笔记本、书签、手提包等多款文创产品,力求再现“鸡鸣三省”石厢子会议等红色会议场景,重温红色记忆。除此之外,石厢子彝族乡邀请设计公司设计了U盘、胸针、水杯等27个系列红色文创,文创产业带动当地村民百余人实现就业。
以红色故事赋能产业发展,是叙永探索出的一条新路。叙永县开发出的红色文创产品石厢砚。近年来,叙永县将吊洞龚砂锅、苗族蜡染等非遗项目与当地彝族特色文化相结合,发挥红军长征路上唯一一个春节的红色优势,深化打造“红色村晚”沉浸体验活动及彝族传统“火把节”活动,深度做好谋划好自身文化特色。
交通改善助力红色旅游发展
近年来,泸州积极推进交通与产业、旅游等统筹发展,特别是古蔺县、叙永县等红军长征途经泸州的主要地区、著名的革命老区、原乌蒙山深度贫困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交通+红色旅游”亮点纷呈。
2019年5月,沿赤水河环线扶贫公路古蔺段全面建成,项目全长219公里,总投资约18亿元,串联石宝镇、茅溪镇、丹桂镇、二郎镇、太平镇等长征旧址所在地,惠及沿线群众25万人。目前,泸州正在实施叙永县叙镇路、石林路、龙厚生烈士墓直连道路等红色公路项目,打通省际道路及区域路网中的瓶颈路、断头路。
同时,泸州正在以四渡赤水战役红军在泸州行军路线为依托,进一步谋划推进红色旅游示范公路,分别为古蔺太平经石厢子至叙永县城红色旅游公路、G352古蔺金兰街道至叙永县分水镇红色旅游公路,规划实施三级及以上公路446公里。
从区域通道来看,2020年1月,横跨贵州和四川两省的赤水河红军大桥正式通车运行,江习古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古蔺县有了第一条出川高速公路大通道,也是连接太平镇、二郎镇红色景区的对外主通道。2021年7月,叙永至威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成为四川南向云南、贵州的重要出川大通道。2024年2月,古金高速全线建成通车,该项目特别加入了以红色文化为主、多种地域特色文化交织的沿途景观,打造“赤心绿途”多彩景廊。
此外,泸州还在加快推进泸州至古蔺、重庆经叙永至筠连、古蔺至仁怀等高速公路,持续强化与云南、贵州、重庆三省市的快速连通,进一步织密支撑区域产业发展、红色旅游的对外大通道。
展望未来: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彝红兄妹”的故事,是新时代红色文化传承的一个缩影。他们用创新的方式,让历史与现实对话,让红色基因在年轻一代中生根发芽。正如叙永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袁涛所说:“下一步,叙永县将持续深挖红色资源内涵,讲好叙永的红色故事,从新角度、新表达方式还原历史和史实。”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如何让红色文化保持生命力,如何让革命精神薪火相传,是每一个中国人需要思考的问题。而“彝红兄妹”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生动的范例。通过创新传播方式,让红色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我们不仅能更好地传承历史,还能为未来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