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车前草:传统功效与现代应用

创作时间:
2025-01-22 21:22:1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车前草:传统功效与现代应用

车前草,又名黄蟆龟草、马舄、野甜菜等,是车前科植物车前或平车前的干燥全草。其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明目退翳等功效,在中医药领域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

车前草的基本信息

  • 性味:寒,甘
  • 寒热指数:56
  • 组方排名:289
  • 英文名称:Plantago asiatica L. Herba Plantaginis (Entire Plant) Plantago, Herbaplantaginis
  • 别名:黄蟆龟草,马舄,野甜菜,虾蟆衣,牛甜菜,钱贯草,车前,蟾蜍草,虾蟆草,苤苢,猪肚子,车轆轆草,陵舄,车轮菜,猪耳草,打官司草,胜舄,蛤螞草,牛遗,钱串草,黄蟆叶,地胆头,牛舌草,五根草,牛耳朵棵,灰盆草,胜舄菜,饭匙草,当道,驴耳朵草,牛舄,白贯草,七星草
  • 药品来源:本品为车前科植物车前或平车前的干燥全草。夏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

车前草的传统功效

1. 清热解毒

车前草的清热解毒功效源远流长。虽然古籍中并未直接阐述其清热解毒功效,但其药食两用的特性,以及现代临床应用中用于治疗肝炎等炎症,佐证了其清热解毒的功效。

2. 解毒

车前草的解毒功效与利水、清热的功效密切相关。现代临床应用中,车前草常用于治疗肝热目赤、咽喉肿痛、痈肿疮毒等,这些病症的治疗都与解毒相关。

3. 凉血

车前草的凉血功效虽非其主要功效,但其清热解毒、利湿的功效,在某些病症中,可以间接起到凉血的作用。

4. 祛痰

车前草的利水作用能促进体内水液的代谢,减少痰液的生成,从而达到祛痰的效果。此外,许多典籍也记载车前草能治疗咳嗽,而咳嗽是痰液淤积的常见症状,这也间接说明车前草具有祛痰之效。

5. 清热利尿

车前草的清热利尿功效早已为临床实践所验证,并持续流传至今。

6. 止咳化痰

车前草因其清热利湿的特性,对于由湿热引起的痰咳,可能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7. 清热凉血

车前草的清热凉血功效,从其清热利湿的功能,以及在治疗肝热目赤、咽喉肿痛、痄腮、丹毒等热症上的应用,都间接说明其清热凉血的疗效。

8. 清热泻火

车前草的清热泻火功效,从其临床上治疗肝热目赤、咽喉肿痛等症来看,其的确具备此功效,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清热利湿、清热解毒等功效相关联。

车前草的古代典籍记载

《本草图经》

车前草通常在五月时人们会采集它的茎叶,到了七月和八月则会采收它的果实。这种草药在人们的花园或者菜园中偶尔会被栽种,尤其是四川地区的人们更喜爱它。北方的人们有时候会将车前草的根部晒干,然后染成紫色来贩卖,但可能会导致使用上的误解。书中还引用了《周南诗》中的描述:“采采苤苢”,以及《尔雅》中对车前草的描述:“苤苢,马舄;马舄,车前”。郭璞在注释中指出,所谓的车前草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车前草,其特征是拥有大大的叶片,生长在道路两旁,并且有一个长长的穗。在江南地区,人们通常称它为虾蟆衣。

《本草纲目》

王旻在他的《山居录》一书中,介绍了一种将车前草的嫩叶剪下作为蔬菜食用的方法,由此可知,在过去,人们常常会将车前草当作一般的蔬菜来食用。而到现在,仍有一些住在乡间的人会采摘车前草来吃。

《名医别录》

车前草通常生长在真定地区的平地、沼泽、丘陵以及人们行走的小径上。它最适合采集的时间是在每年的五月五日,这一天被认为是最适合采集车前草的时节。采集后,应将车前草放置在阴凉处自然风干,这样可以保存其药用价值。

《本草经集注》

在人家居住的地方以及道路旁边,车前草非常的多。然而,在《韩诗》中有提及到一种名为苤苢的植物,说它外形像李树,吃了它的果实会使人子孙满堂,这和车前草的描述完全不同,因此可以认为《韩诗》中的记载是有误的。

《植物名实图考》

车前草在《本经》中被列为上品。在《尔雅》中,它又称为苤苢和马舄,《诗经》中有人认为它可以去除疾病,有人认为它可以帮助生育,这些都是根据老师们的传授,不能轻易否定。《逸周书》中则称为桴苢,《韩诗》中认为它是可以食用的果实,形状像李子。然而,古今的草药中,很多药材虽然名字相同,实际上是不同的植物;反之,同一株植物也可能有不同的名字,这种情况无法一一详述。郭璞注释《尔雅》时,保留了许多古老的说法,这些值得我们学习。《救荒本草》中将车前草称为年轮菜。然而,为何《韩诗》会将车前草误认为是泽舄呢?这可能是由于汉朝继承秦朝断代学术的影响,当时书籍缺失,学者们固守着老师的教导,口耳相传,即便有其他解释也不敢轻易改变,这是一种非常谨慎的态度。相比之下,王安石凭自己的想法创立新学派,当他遇到无法理解的问题时,就会立即换一个解释,但他坚信他的新法不可废除,他对于治理国家的看法远不如对研究经学的重视。车前草的名字,即使是三岁的小孩也知道。在云南,它被称为虾蟆叶,这是虾蟆衣的转音。在边远地区的方言中,车前草的名字依然存在。

在临床应用上,车前草可以用制成冲剂。取车前草1000克,适量白糖。先用水煎煮车前草两次,将煎液合并并过滤,然后浓缩成2:1的比例,加入两倍量的酒精进行沉淀,过滤后回收酒精,再次浓缩成稠膏,待冷却后加入备好的白糖粉,混合均匀,通过16目的筛网制成颗粒,干燥后分装,每包相当于20克生药。这种冲剂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适用于急性黄疸型和无黄疸型肝炎的治疗。口服,每次一包,每日1-2次。此外,车前草还用于治疗肝热引起的目赤,咽喉肿痛,以及痄腮、丹毒、痈肿疮毒等病症。对于丹毒,可以配合益母草和龙胆草,捣碎后外敷;如果伴有大便便秘,可以配合蜂蜜或大黄煎服。车前草还用于治疗痰热咳嗽、高血压、肾炎(小便短赤不利)和痛风性关节炎。

车前草的现代功效

1. 抗氧化

车前草富含多种抗氧化成分,如黄酮类、酚酸类、皂苷类等,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这些抗氧化成分可以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保护细胞免受损伤。另外,车前草还具有抑制脂质过氧化、增强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等作用。

车前草的运用方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60g;或捣汁服。外用:适量,煎水洗、捣烂敷或绞汁涂。

车前草的炮制

《雷公炮炙论》:"使叶,勿使蕊茎……銼,於新瓦上攤乾用之。"《千金要方》:"切。"现行,取原药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稍润,切段,干燥,篩去灰屑。饮片性状:为不规则的小段,根、叶、花混合。根为不规则须段状。叶片皱缩,有的破碎,表面灰绿色或污绿色,纵脉明显,弧形叶脉5-7条。花序穗状。气微,味微苦,有粘性。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注意事项及副作用

  1. 虚滑精气不固者禁用:根据《本经逢原》记载,车前草具利尿作用,若虚滑精气不固者,服用后可能导致气虚脱力。

  2. 脾胃虚弱者慎用:车前草性寒,脾胃虚弱者服用后可能造成腹泻等肠胃不适症状。

  3.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车前草具利尿作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服用后可能影响羊水量及乳汁分泌。

  4. 与利尿剂并用时注意:车前草本身具有利尿作用,同时服用利尿剂时应注意剂量调整,避免过度利尿造成电解质失衡。

  5. 肾脏功能不全者咨询医师:车前草中的钾离子含量较高,肾脏功能不全者服用后可能造成电解质失衡,应咨询医师评估是否适合服用。

  6. 服用中西药时咨询医师:车前草可能与某些中西药产生交互作用,例如降血压药、利尿剂等,服用时应咨询医师或药师评估。

  7. 糖尿病患者慎用:车前草含有少量糖分,糖尿病患者服用时应注意摄取量,避免影响血糖控制。

  8. 过敏体质者应先咨询医师:部分过敏体质者对车前草过敏,服用前应先咨询医师评估。

车前草可治疗的相关疾病

腮腺炎、咳嗽、吐血、损伤、气喘、痈、尿急、口干、头痛、疼痛、频尿

车前草含有的化学成分

熊果酸(ursolic acid), 正三十一烷(n-Hentriacontane), β-谷甾醇(β-Sitosterol), 豆甾醇(Stigmasterol), β-谷甾醇棕榈酸酯(β-Sitosteryl palmitate), 豆甾醇棕榈酸酯(Stigmasteryl palmitate), 桃叶珊瑚甙(Aucubin), 车前草苷 A-F(Plantainoside A-F), 去鼠李糖异洋丁香酚甙B(Calceorioside B), 去鼠李糖洋丁香酚甙(Acteoside), 异洋丁香酚甙(Isoacteoside), 洋丁香酚甙(Acteoside), 天人草甙 A(Leucosceptoside A), 异角胡麻甙(Isomartynoside), 角胡麻甙(Martynoside), 车前黄酮甙(Plantaginin), 去鼠李糖异洋丁香酚(Deglycosylated isoacteoside), 大车前甙(Plantamajoside), 7-羟基大车前甙(Hellicoside), 高车前甙(Homoplantaginin), 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 β-谷甾醇(β-Sitosterol), 菜油甾醇(Campesterol), 豆甾醇(Stigmasterol), 木犀草素(Luteolin), 6-羟基木犀草素(6-Hydroxyluteolin), 洋丁香酚甙(Acteoside), 木犀草素7-O-葡萄糖甙(Luteolin 7-O-glucoside), 6-羟基木犀草素-7-O-葡萄糖甙(6-Hydroxyluteolin 7-O-glucoside), 桃叶珊瑚甙(Aucubin), 车前醚甙(Plantarenaloside), 龙船花甙(Ixoroside), 车叶草甙(asperuloside), 山蘿花甙(Melampyroside), 大车前草甙(Majoroside), 延胡索酸(Fumaric acid), 苯甲酸(Benzoic acid), 桂皮酸(Cinnamic acid), 丁香酸(Syringic acid), 香草酸(Vanillic acid), 对-香豆酸(p-coumaric acid), 龙胆酸(Gentisic acid), 水杨酸(Salicylic acid), 酷醇(Tyrosol), 黑麦草内酯(Loliolide (Digiprolactone)), 黄芩甙元(baicalein), 高山黄芩素(Scutellarein), 黄芩甙(baicalin), 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 新绿原酸(Neochlorogenic acid), 月水苏糖(Stachyose), 蔗糖(Sucrose), 棉子糖(Raffinose), 车前果皮多糖(Plantaglucide)

注意:以上所有信息仅供学术研究使用,任何医疗行为必须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