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债务困局:400亿偿债压力下的化债之路
柳州债务困局:400亿偿债压力下的化债之路
债务“狂飙”:柳州面临400亿偿债压力
作为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柳州近年来却因债务问题备受关注。截至2022年6月末,柳州市主要存续城投债平台有息债务规模合计2604.43亿元,其中柳州投控、东城集团有息债务规模较大,分别为997.32亿元和719.50亿元。更令人担忧的是,2023年柳州面临400多亿债券本息兑付压力,债务风险持续高悬。
债务扩张之路:从产业基础到经济失速
柳州债务问题的根源在于激进的投资策略和不合理的债务结构。作为广西第一大工业城市,柳州拥有扎实的产业基础,形成了汽车、冶金及机械三大支柱产业。然而,近年来经济增长乏力,2018年以后GDP增速持续低迷,2022年甚至出现负增长。与此同时,财政收入增长可持续性不足,2020年以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持续下滑,对上级财政转移支付和土地出让的依赖度加大。
化债之路:多措并举见成效
面对债务风险,柳州市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通过建立债务风险防控机制、召开化债恳谈会、与金融机构对接获取信贷支持以及盘活存量资产等方式,有效提升了市场信心。近期城投债新发行票面利率创新低,市场对短期城投债需求旺盛,中长期城投债也开始受到投资者关注。
2025年财政预算:重点支持民生与工业发展
2025年柳州市财政预算重点支持三大领域:一是民生实事,包括教育、社会保障、卫生健康等;二是新型工业化,安排资金15.29亿元支持产业转型升级;三是重点领域保障,特别是安排10.94亿元用于一般债务还本付息及PPP项目支出,确保政府债务风险可控。
未来展望:平衡化债与发展
尽管取得一定成效,但柳州仍面临融资成本高、信用利差扩大等问题。建议进一步优化债务结构,延长债务期限,置换高成本债务;拓宽融资渠道,推广PPP模式,发展绿色金融;推动城投平台转型,增强市场化运营能力;加强财政与金融协同,争取上级支持,深化政银企合作;完善债务管理长效机制,严肃财经纪律,确保资金使用效率。
在债务风险高悬的情况下,柳州需要在化解债务和推动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通过持续优化债务结构、提升平台公司市场化运营能力、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柳州有望逐步化解债务风险,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