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当别人在追求社会化的时候,我却在“去社会化”

创作时间:
2025-01-22 18:13:2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当别人在追求社会化的时候,我却在“去社会化”

当"社会化"成为一种令人反感的标签,当"圆滑"、"世故"成为社交的代名词,我们不禁要问:究竟什么是真正的社交?在追求真实自我与适应社会规则之间,我们该如何找到平衡?本文将为您深入剖析"社会化"的内涵,探讨如何在社交中保持真实的自己。

在网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吐槽与"社会化程度高"的人相处时的不适感。这种现象引发了人们的深思:为什么原本指代个体融入社会过程的"社会化",如今却成了令人反感的代名词?究竟我们反感的是什么?又该如何与之相处?

"表演感"与"真我"的分离

"社会化程度高"的人似乎总在合群、平衡各种利益,而这种行为常被误解为对真实自我的妥协。人们觉得与这类人相处时,总感觉对方在"表演",缺乏真实情感。

以《五十公里桃花坞》中的社交场景为例,在讨论是否举办篝火晚会时,李佳琦迫于"长辈"压力,选择两头讨好,表示"两个都想办"。这种看似圆滑的举动在网友眼中被打上了"心机"、"双面人"的标签。相反,直率表达真实想法的李雪琴却赢得了大家的支持。

人们反感的并非社交本身,而是为了圆滑而隐藏真实需求的压力。在职场中,为了迎合上级而失去同伴信任,这种虚假感让人感到压抑和不适。

自我表达被"过度社会化"的"边缘化"

那些外向、圆滑且目标明确的人往往能迅速融入新环境,而不太擅长或不愿过度社交的人则常感到被边缘化。《乌合之众》指出,个体在群体影响下会丧失自我,变得顺从群体规则。

当自我表达的空间不断被压缩,人们感受到的是一种被迫迎合的压力,这种与"真我"渐行渐远的不适感,让人们开始对过度社会化产生恐惧和反感。

只有一种"正确"社交框架下的"反叛"

社会化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其背后的"强制性"标准和框架感。从小到大,我们被要求用特定方式与人相处,如讲礼貌、谦让等。为了迎合他人,我们不自觉地进入"表演"环节,扮演"好学生"、"好孩子"、"好员工"。

然而,当社会过度强调这些外部标准时,人们可能会逐渐失去表达真实想法的机会。在社交实践中,为了更容易被群体接纳,人们会尝试改变自己的社交方式,变得圆滑世故。

与其"去社会化",不如"去标准化"

人们在讨论社会化高低时,往往将其对立并贴上标签。"社会化程度高"被贴上算计、圆滑的标签,而"社会化程度低"则被视为真实、直率。这种二元论建立在固有的社交标准之上。

其实,社交方式多种多样,不必拘泥于"高低"的评价,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和节奏。在参与不同的社交场合时,保持开放心态,允许自己展现不同的表达方式,也允许他人拥有不一样的社交风格,这种转变能让我们在社交中感到更自在。

我们仍需要"社会化"来与人交往

"社会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正面或负面特质。过度社会化会让人显得不真诚,但过度去社会化也会带来麻烦。社恐者因躲避社交而困扰,而过度直率的人则可能因忽视他人感受而让对方感到不适。

《无压力社交》为我们提供了人际交往的一些思路:

  1. 减少自我关注:将注意力转向他人,倾听对方的故事和感受,这不仅能减轻自己的焦虑,也可以在互动中促进更深入的交流。

  2. 改变思维模式:区分想法中的个人解读和事实,帮助自己更客观地看待社交情境,减少不必要的焦虑和误解。

  3. 调整行为:观察欣赏的人的社交表现,记录值得学习的点,通过社交实践来不断调整和锻炼。

自带"棱角"的圆:社交中的另一种可能性

在《桃花坞》中,脱口秀演员徐志胜在处理各种关系时既圆滑又情商高,即使在某些方面直白地显示出对领导的讨好,观众依然不会对他产生反感。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徐志胜通过圆滑的方式展示出了他的真诚和人性。

在不同的社交环境中,适度调整自己的行为是一种适应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放弃自我。相反,这种灵活性是找到在各种情境下做出合理选择的平衡点的体现。例如,在正式场合中,可以选择更为得体的表达方式,而在轻松的聚会中,则可以展现更随意的一面。

成为一个"知世故而不世故"的人,意味着能够在保持真实自我的同时,灵活应对不同的社交需求。这个过程并不是要你完全改变自己,而是根据环境灵活调整。当你意识到这些变化并不意味着失去自我时,你会发现自己能够更自如地应对各种社交场合。

尽管"社会化"常常被视为一种复杂的能力,但它并不是非黑即白的。与其逃避,不如打破固有标准,找到适合自己的社交节奏。保持开放心态,倾听他人,关注彼此的真实感受;同时,努力成为一个"圆滑"又有"棱角"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中灵活展现自我。但社交中最重要的是,用"真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