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爱肝日:乙肝小三阳社区防控新举措
全国爱肝日:乙肝小三阳社区防控新举措
2024年3月18日是第24个“全国爱肝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早防早筛,远离肝硬化”。为切实做好肝病防治工作,普及肝纤维化的防治知识,全国各地纷纷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推动规范化治疗和定期随访,营造全社会共同爱肝护肝的良好氛围。
各地积极行动,社区防控全面升级
在上海,由上海市医学会感染病专科分会、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等主办的大型健康咨询活动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虹口院区举行。活动邀请了来自瑞金医院、华山医院等多家知名医院的专家团队,为市民提供免费健康咨询、肝脏硬度检测及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服务。
在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开展了一系列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活动。3月18日当天,医院组织肝病专家团队在门诊大厅进行现场咨询,并通过人民网人民好医生平台进行在线科普讲座。同时,医院还联合百度健康医典推出为期三天的科普直播活动,15位专家将围绕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脂肪肝防治等主题展开讲解。
此外,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九三学社中央科普工作委员会等机构也积极行动,通过视频直播、线上义诊等形式,向公众普及肝病防治知识,提高全民爱肝护肝意识。
专家解读:早防早筛是关键
中国工程院院士闻玉梅教授指出,乙型肝炎是全球疾病负担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也是我国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尽管我国在乙肝疫苗免疫接种覆盖率、乙肝病毒新发感染控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闻玉梅院士强调,要实现2030年消除乙肝的目标,必须加强筛查、扩大接种、规范诊治。她建议,成年人应普遍进行HBV感染筛查,并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同时,要优化检测策略,强化科技支撑,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乙肝的认知水平。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则从临床角度解读了乙肝的预防与治疗。他指出,乙肝小三阳患者虽然传染性相对较弱,但若不及时治疗,仍可能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因此,定期监测肝功能、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至关重要。
社区防控:从家庭到个人
社区防控是乙肝小三阳防治的重要环节。专家建议,家中有乙肝小三阳患者的家庭,所有成员都应接种乙肝疫苗,并定期进行乙肝五项检查,监测免疫力。疫苗接种至少能提供5年的保护,但为确保安全,建议每年进行一次检查。
对于乙肝小三阳患者,正确的治疗和管理可以避免对寿命的影响。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拉米夫定、恩替卡韦等,并定期监测肝功能。即使转阴后,仍需保持警惕,定期复查以防复阳。
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造成血液接触的个人物品。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戒烟限酒,均衡饮食,规律作息,减轻肝脏负担。
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实现“早防早筛,远离肝硬化”的目标,为人民群众的肝脏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