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哪些气候类型?我国气候特征,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我国有哪些气候类型?我国气候特征,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中国幅员辽阔,气候类型多样,从热带季风到高原山地,各种气候特征明显。这些独特的气候条件不仅塑造了丰富的自然景观,也对农业生产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并探讨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我国气候特征
季风气候特点明显:主要表现为冬夏盛行风向有显著变化,随着季风的推进,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大陆性气候强:冬夏两季平均温度与纬度其他地区和国家大不相同,冬季低于纬度地区,夏季高于纬度地区。
气候类型多样:不仅跨越寒冷、温暖、热的各种气候带,而且高山深谷、丘陵盆地往往在很小的水平范围内,形成不同尺度的气候带,所谓“十里不同天”。
我国的气候类型
- 热带季风气候:包括台湾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岛和西双版纳等地区。年积温≥8000℃,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5℃以上,年极端最低气温多年平均在5℃以上,极端最低气温一般在0℃以上,全年无霜。
亚热带季风气候:中国华南大部分地区和华东地区属于该类型的气候,年积温在4500-8000℃之间,最冷的月平均气温为0-15℃,是副热带和温带之间的过渡地区,夏季气温相当高(侯平均气温≥25℃至少有6个侯,即30天),冬季气温相当低。
温带季风气候:中国华北地区属于这种类型的气候,年积温在3000-4500℃之间,最冷的月平均气温在-28-0℃,夏季平均气温多超过22℃,但超过25℃是罕见的,比较温暖凉爽。
高原山地气候:中国青藏高原属于该类气候,年积温低于2000℃,日平均气温低于10℃,最热气温低于5℃,甚至低于0℃。气温日差大,年差小,但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
温带大陆气候:广义温带大陆气候包括温带沙漠气候、温带草原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狭义的概念除湿后者外,中国大部分北纬40°以北的内陆地区都是温带大陆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中国南沙群岛属于这种气候,全年高温多雨,降水丰富,年平均气温28-30度,年降水量2800毫米以上。
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气候变化增加了生产的不稳定性:加大了气象灾害造成的农牧业损失。
气候变化使中国农业生产水资源问题越来越严重。
气候变化可能对我国相关重大农业工程造成一定影响:重大工程安全运行风险加大。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的影响还体现在其他多个方面。
气候变化增大了中国海岸农业生产的受灾机会。
强降温和大范围雨雪天气对尚未收获的农作物和各种畜产生冻伤:严重时致命,给农户造成经济损失,可能导致市场供应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