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3级自动驾驶技术迎来重大突破
L3级自动驾驶技术迎来重大突破
2025年1月,工信部宣布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七个城市启动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比亚迪、蔚来等九家企业入选L3级自动驾驶技术试点计划。这一消息标志着L3级自动驾驶技术即将大规模应用,有望彻底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
政策突破:七城试点开启L3级自动驾驶元年
2024年12月31日,北京市正式发布《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明确自2025年4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为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汽车提供了制度规范,涵盖个人乘用车出行场景。值得注意的是,在北京《条例》通过的前一日,武汉市也正式发布了《武汉市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促进条例》,计划于2025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两地政策都要求,搭载L3级自动驾驶技术的车辆在上路前必须进行道路测试,并获得相关部门的审核批准。
此次试点并非简单的测试,而是分为5个环节:试点申报、产品准入试点、上路通行试点、试点暂停与退出、评估调整。目前9家车企联合体仅完成了试点申报阶段的遴选,后续还需经过产品准入测试与安全评估等多个环节。尽管如此,这仍然是L3级自动驾驶技术迈向市场化应用的关键一步。
技术突破:车企加速布局L3级自动驾驶
在政策的推动下,各大车企纷纷加大了对L3级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投入。硬件方面,激光雷达、控制器等关键部件成为车企的研发重点。例如,小米汽车在2024年9月完成了智能驾驶团队的组织架构调整,将“感知”和“规控”两个部门合并为“端到端算法与功能部”,旨在推进量产方案的开发。紧接着在10月,比亚迪也成立了前瞻部门,专注于端到端技术的落地实施。
软件系统的完善同样不容忽视。理想汽车智能驾驶副总裁郎咸朋公开表示,理想汽车有望在2025年实现L3级别自动驾驶。小鹏汽车则在2024年11月的“小鹏AI科技日”上展示了自研的“图灵AI芯片”,这款芯片具备40核处理器,AI算力相当于三颗英伟达Orin X芯片。传统车企如比亚迪和东风汽车集团也在积极自研或投资芯片产业,东风汽车预计到2026年将广泛采用7nm制程芯片。
安全性突破:车企多维度保障自动驾驶安全
安全性一直是L3级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重要课题。上汽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祖似杰在第六届世界智能安全大会上明确表示:“安全是整车的底线,首先、也必须的是要确保整车的安全。”上汽集团从整车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到售后维护等环节,构建了全流程整车安全保障体系。其整车安全囊括了整车结构、主被动、车辆照明、安全视野、刹车及轮胎等系统方面的安全。
在技术层面,车企通过数据、算力和算法的提升来增强安全性。激光雷达等传感器仍是实现L3级自动驾驶的关键。业内顶级的一家激光雷达厂家在2024年三季度投资者交流会上透露,虽然某车企的主要车型目前采用纯视觉方案,但已计划在2025年3~4季度重新引入激光雷达。这一决策部分是因为激光雷达成本降低,同时也因为该车企希望超越L2级别自动驾驶,以应对华为等竞争对手。
市场前景:L3级自动驾驶将重塑出行方式
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乘用车L2级及以上自动驾驶的渗透率已达到55.7%,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预计这一数字到2025年可能会接近65%。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L3级自动驾驶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L3级自动驾驶技术的普及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便捷、安全的出行体验。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纪雪洪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的情况表明,无论是政府还是车企,都普遍认为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迅速,希望能在法律层面进行推动,以便这些车辆在销售给消费者后能够在道路上使用。”
然而,L3级自动驾驶技术的普及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如何界定交通事故责任、如何提升用户的接受度等。但总体而言,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技术的不断突破,L3级自动驾驶技术正逐渐从实验室走向现实生活,为未来交通带来革命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