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书法审美的多重性
创作时间:
2025-01-22 19:34:0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浅析书法审美的多重性
书法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其审美过程涉及主体与本体的多重互动。本文从艺术审美的普遍性出发,探讨了书法审美中主体与本体的统一性,以及这种统一性如何体现在书法艺术的欣赏过程中。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首先要唤起人们对美的感知,直接目标是提升人们对美的享受。也就是说,艺术有很多社会功能,但任何其他社会功能,都是以满足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的人的审美需求来实现的,这是实现其他功能必须摆渡的舟楫、行走的桥梁。而不同的艺术形式,审美的本体有不同,审美主体的审美方式也有区别。音乐通过听觉来感受它的旋律、音色,绘画通过视觉去感受他的颜色、线条所构成的造型,舞蹈通过视觉感受他的舞姿……书法,我们通过什么来感知它的美?它的美有哪些构成?其中哪些是必备的?哪些是选择性的?笔者认为回答这些问题具有多重性,本文试从此作些浅析。
一、审而美之还是美而审之——书法审美主体与本体的统一性
是书法先有美还是我们去欣赏才产生美,是书学界乃至美学界一度讨论的话题。苏轼《琴诗》云:“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其中的审美本体“琴声”之发端就有琴和指两个方面,但不可分割。审美主体的“审”与审美本体之“美”也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是不可分割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交融碰撞的过程,因有“美”而激发“审”,因有“审”而使其称为“美”。人们本能的认识总喜欢把一对甚至一堆事物分出个先后主次,其实经常是分不出先后的,从哲学上说就是对立统一、相生相克、共生共存的。因此,如果谈论书法审美的多重性,必须从主体和本体两方面进行分析。而哪怕从这两方面的任何一方面进行多重性分析,都会涉及到对方,只不过侧重点不同,主体着重强调作为人的方面,本体着重强调作为书法作品的方面。
热门推荐
社交媒体:连接还是隔离?
三大约会神器:Hinge、Tinder、Bumble,谁更靠谱?
伽利略的望远镜:如何用15倍放大率颠覆宇宙观?
现代科学之父:伽利略的传奇人生
伽利略的科学方法论:观察、实验与数学的完美融合
伽利略:用自制望远镜揭开宇宙神秘面纱
拉马努金公式揭秘π的高精度计算方法
北京停车费上调:私家车司机转向公交,城市交通迎来新变局
北京路边停车缴费新姿势:电子支付超便捷!
红枣皮:吃货们的养生新宠!
红枣皮真的能补血吗?真相揭秘!
一个月拔了4颗智齿后悔了?真的怪不了别人!智齿拔除属于手术频繁拔牙不可取!
碧云泉滤芯多久换一次?真相揭秘!
碧云泉302滤芯:定期换芯,健康饮水
20种抗氧化食物推荐:从常见水果到特色食材,助力健康饮食
美白食物TOP.10-这样吃出嫩白肌!
坚持这22个护肤技巧,让你重返18岁!
广州免费景点摄影指南:越秀公园&小洲村
广州白云湖公园:3000亩人工湖畔的休闲胜地
越秀公园:镇海楼与中山纪念碑的双重见证
春节打卡!广州十大免费景点全攻略
朱昌耀二胡演奏《无锡景》,带你感受江南水乡魅力
如何应对墨菲定律
西双版纳摄影攻略:曼听公园&热带植物园,拍出绝美大片的实用指南
西双版纳打卡:野象谷VS曼听公园,你更爱哪个?
从阿基米德到现代:π的历史探索之旅
圆周率π:一个常数的数学之美与科学之旅
π的无限奥秘:从古至今的探索之旅
π的神奇应用:数学物理界的宠儿
《我的世界》防黑指南:守护你的虚拟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