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浅析书法审美的多重性

创作时间:
2025-01-22 19:34:0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浅析书法审美的多重性

书法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其审美过程涉及主体与本体的多重互动。本文从艺术审美的普遍性出发,探讨了书法审美中主体与本体的统一性,以及这种统一性如何体现在书法艺术的欣赏过程中。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首先要唤起人们对美的感知,直接目标是提升人们对美的享受。也就是说,艺术有很多社会功能,但任何其他社会功能,都是以满足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的人的审美需求来实现的,这是实现其他功能必须摆渡的舟楫、行走的桥梁。而不同的艺术形式,审美的本体有不同,审美主体的审美方式也有区别。音乐通过听觉来感受它的旋律、音色,绘画通过视觉去感受他的颜色、线条所构成的造型,舞蹈通过视觉感受他的舞姿……书法,我们通过什么来感知它的美?它的美有哪些构成?其中哪些是必备的?哪些是选择性的?笔者认为回答这些问题具有多重性,本文试从此作些浅析。

一、审而美之还是美而审之——书法审美主体与本体的统一性

是书法先有美还是我们去欣赏才产生美,是书学界乃至美学界一度讨论的话题。苏轼《琴诗》云:“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其中的审美本体“琴声”之发端就有琴和指两个方面,但不可分割。审美主体的“审”与审美本体之“美”也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是不可分割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交融碰撞的过程,因有“美”而激发“审”,因有“审”而使其称为“美”。人们本能的认识总喜欢把一对甚至一堆事物分出个先后主次,其实经常是分不出先后的,从哲学上说就是对立统一、相生相克、共生共存的。因此,如果谈论书法审美的多重性,必须从主体和本体两方面进行分析。而哪怕从这两方面的任何一方面进行多重性分析,都会涉及到对方,只不过侧重点不同,主体着重强调作为人的方面,本体着重强调作为书法作品的方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