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春节之后生猪价格回落 消费疲软与供应过剩所致
专家:春节之后生猪价格回落 消费疲软与供应过剩所致
春节过后,生猪价格出现回落。尽管春节前夕是传统的猪肉消费旺季,但今年猪价却持续下跌,从每斤11元跌至8元以下。本文将分析猪价下跌的原因,并对春节前后的市场走势进行预测。
春节之后生猪价格回落。随着春节临近,生猪价格却持续下跌。近年来,猪价变化异常,即使在传统上猪价上涨的中秋节和国庆节期间,今年猪价也从每斤11元左右跌至8元左右,部分地区甚至跌破8元,进入7元区,这让许多中小型养殖场的养猪人感到压力巨大。
此前,养猪人曾寄希望于腌腊季节能带动猪价回升。然而,尽管已经进入腊月,但猪价依然低迷,未达到往年的涨价幅度。这主要是由于猪肉消费疲软以及市场上肥猪供大于求所致。往年春节期间猪肉消费量会大幅增加,推动猪价上涨,但今年看来,生猪价格大幅回升已无望,仅在购置年货期间可能出现小幅回升。
消费者购买力普遍下降是导致猪价萎靡不振的一个重要原因。受新冠疫情影响,人们的收入减少,资金积累不足。此外,经济大萧条导致就业岗位减少,百姓挣钱更加困难,普通家庭对猪肉这类奢侈品的需求减少,从而抑制了猪肉消费和猪价上涨。南方地区的人们通常会在春节前制作腌腊食品,但由于缺乏资金,今年加工制作的人家显著减少。
行业内的竞争也是影响猪价的重要因素。自2020年以来,规模养殖企业凭借雄厚的资金和技术优势,生产成本较低,普通养殖场难以与其竞争。为了淘汰竞争对手,规模企业大量出栏肥猪,造成市场供过于求,进一步压低了猪价。这种情况下,资金薄弱、技术力量差的普通养殖场面临亏损或微利,被迫退出养猪业。
此外,猪肉品质问题也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由于饲养品种、饲料和添加剂的原因,生产的猪肉口感较差,有腥臭味,促使消费者转向牛羊肉、鸡肉和鱼类。数据显示,国内猪肉消费比例逐年下降,而牛羊肉消费量则有所增加。如果猪肉品质得不到改善,猪肉消费疲软的现象可能会进一步恶化。
预计在春节前一周,各地猪价会出现短暂回升,主要是由于人们准备年货以及屠宰场和零售商共同哄抬物价所致。养猪人应抓住这一机会及时出栏变现,预计猪价将在每斤9元左右波动。不过,这种上涨态势可能很快就会消退。春节之后生猪价格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