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央视3·15晚会曝光预制菜黑幕:劣质槽头肉流入餐桌,监管部门迅速行动

创作时间:
2025-01-22 19:58:4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央视3·15晚会曝光预制菜黑幕:劣质槽头肉流入餐桌,监管部门迅速行动

3月15日晚,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安徽省阜阳市部分企业在制作梅菜扣肉预制菜时使用未经严格处理的槽头肉,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一事件再次敲响了预制菜食品安全的警钟,暴露出行业存在的诸多问题。

事件曝光:劣质槽头肉流入餐桌

晚会报道显示,阜阳市是梅菜扣肉预制菜的主要产区之一。记者接到举报,当地有企业使用未经严格处理的槽头肉制作预制菜。槽头肉是指猪头与躯干连接部位的肉,含有大量淋巴结、脂肪瘤和甲状腺,属于猪肉中品质较差、价格较低的部位。正常五花肉批发价格为每斤12元左右,而未经严格处理的槽头肉批发价仅每斤3元左右。

曝光的三家涉事企业分别为阜阳市春天食品有限公司、安徽东辉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和安徽厨先生食品有限公司。这些企业不仅以次充好,而且加工环境恶劣,严重威胁消费者健康。

监管部门迅速行动

事件曝光后,阜阳市市场监管局立即行动,联合公安等部门组成执法组赶赴现场。目前,涉事企业已被查封,所有成品、半成品及原料等现场封存,企业法定代表人已被公安机关传唤到位。同时,阜阳市市场监管局表示将吸取教训,举一反三,立即部署在全市开展肉类产品违法犯罪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排查隐患,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预制菜行业乱象频发

近年来,预制菜产业快速发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预制菜产值已突破5000亿元,相关企业超过7万家,预计未来几年将迈向万亿元级市场。然而,行业快速发展也伴随着诸多问题。

食品安全和标准化问题尤为突出。部分产品因生产、运输环节管理不严,存在添加剂超标等问题;同时,缺乏统一标准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影响消费者体验。此外,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使用劣质原料,进一步加剧了食品安全风险。

国家层面加强监管

针对预制菜行业存在的问题,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预制菜定义,并提出建立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强化监管措施。

目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已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制菜》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计划,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正在组织研制《预制菜术语与分类》。同时,工信部制定了6项预制菜相关行业标准,部分地方也发布了相关地方标准。

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将于2025年2月8日起正式实施,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限量进行了修订,进一步保障预制菜的食品安全。

消费者选购需谨慎

在行业标准尚未完全完善的情况下,消费者在选购预制菜时需格外谨慎。建议注意以下几点:

  1. 选择正规渠道和知名品牌,查看产品标签、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是否齐全。
  2. 注意产品包装是否完好,避免购买胀袋、漏气的产品。
  3. 购买后应按照产品说明进行储存和烹饪,确保食品安全。
  4. 尽量选择新鲜食材,减少对预制菜的依赖,特别是在为儿童和老人准备餐食时。

此次事件再次提醒我们,食品安全无小事。预制菜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快完善行业标准和监管体系,企业应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规,消费者则需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共同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