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泡温泉前先用温泉水做“暖身浴”!日本草津“独特入浴法”排毒降血压

创作时间:
2025-01-22 19:40:4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泡温泉前先用温泉水做“暖身浴”!日本草津“独特入浴法”排毒降血压

冬天泡温泉是人生一大享受,但正确的入浴方法和注意事项却往往被忽视。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日本草津温泉的入浴方法,包括泡温泉前的准备工作、注意事项以及独特的“时间汤”入浴法,让您在享受温泉的同时,也能保持健康和安全。

泡温泉前,身体要先浇淋温泉水

进入温泉池浸泡前浇淋温泉水,是让身体适应温泉水,降低高热温泉水的刺激。这种浇淋、清洗身体的礼仪是一个很重要的习惯。浇淋温泉水有一定的顺序,先从清洗离心脏远端的手和脚开始,接着是腹部、头部、胸部,依序缓慢地浇淋上温泉水,同时清洗身体脏污较多的地方后,就可以轻松入浴了。

至于头部浇淋温泉水的方式是跪在浴池前,将毛巾摊开覆盖在头顶上(将毛巾摊开垂盖头部,浇淋的温泉水较不易流进耳内),用提桶舀起浴池中的温泉水,从头顶浇淋到后脑杓,浇淋约20~30次,再将毛巾折叠起来盖住头顶,一方面可以先适应泉温,另方面也可避免泡汤时发生头晕。

为何需要先用温泉水浇淋临头部?有一说是下视丘不仅是调节体温的统合中枢,也是人体内的温度接受器,而中脑、延脑及脊髓也都有这类体内温度接受器,这些接受器会探测温热的刺激,调节全身热能的产生及散放,而从头部浇淋温泉水的动作被认为可能会直接刺激这些体内温度接受器。

但在医学上,从事高温温泉浴前,在头部淋上温泉水的动作,并不是为了以温热直接刺激脑干来释放压力荷尔蒙,而是为了扩张头部的血管——让温热的血液能快速地流入脑部循环中,因此,古时候的人体会出在头部浇淋上温泉水的举动,对于高温温泉浴所引起的头晕是有效的,所以才被传承了下来。

泡汤时,头上最好搁条毛巾

天气愈冷,大家愈喜欢泡汤,但也愈容易发生意外!曾有一则新闻报道,一名70多岁的老先生在泡汤时,疑似身体突然不适,无预警地跌出温泉池外,并且后脑杓撞上地面,导致颈椎骨折!

泡温泉时滑倒导致摔伤(如骨折及颅内出血等)的意外伤害并不罕见,温泉业者也都善意提醒——泡汤时间千万不能过久、水温维持在41~43度之间、每隔10分钟一定要离开温泉池休息并补充水分,以免发生昏眩或任何意外。尤其,年老者与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患者更要随时留意身体状况。

入浴中或刚出浴时,可能出现有脸部发热、头晕情形,或恶心、心悸等身体不舒服的情况。感觉头晕时,可使用湿毛巾来冷却头部,并待在温暖的房间中安静休息一阵子便可改善;最好的方式就是泡汤前先预防头晕——入浴前,先使用温泉水浇淋头部或事先将冷毛巾放在头上都是有效的(头部浇淋温泉水是日本草津温泉的独特入浴法,也就是时间汤的入浴方法)。

将冷毛巾放在头上的作用,就像马拉松选手长跑时使用湿毛巾擦拭头部,藉由水分蒸发的的同时吸收头 部的热能(水从液态转变成气态的水蒸气时会带走大量的潜热),如此头部将会冷却下来,可避免头晕。同理,在凉冷的露天浴场中泡汤比较不会头晕,一则是浴场周遭景色宜人,令人心情大好,二来是脸部在户外冷风的吹拂下,包括脸部及脑中流动的血液都会冷却,所以较不容易头晕。

泡温泉时,只要感觉头晕、心悸、恶心等不适状况,最好马上停止泡汤,并且“慢慢”起身,走出浴池休息。之所以强调慢慢起身,是因 为连正常人突然起身都多少会有头晕的现 象,若是使用降血压药物的患者突然从温泉池中站起来,原浴槽内加诸身体的水压骤失,平日血压就偏低及站起来容易头晕的人就很容易出现姿态性低血压,而导致摔伤或溺斃等不幸!尤其是泡碳酸泉时,血压会降得更低,所以起身离开浴池时动作一定要慢!

所以,汤池旁设置安全扶手,浴缸及周遭地面设置防滑及防撞设备,都是汤池设计的安全重点,维持温泉区地面干燥也是确保汤客安全的基本作为。至于汤客本身也要注意,为了降低头晕发生,进入浴槽的 动作一定要徐缓,让身体能适应泉温,而离开浴槽时可将头放低低地起身,如此站起来时较不易发生头晕。

“时间汤”的入浴法

草津温泉泉源处的泉质含有硫化氢气及硫酸根离子,对于降低血压、协助痰液排出、解毒与杀菌等有效用,因此被 称为“心臟之湯”、“痰之湯”、“傷之湯”、“中風之湯”及“美人湯”,長久以來在日本近代醫學之父貝爾茲博士的加持下,盛名是屹立不搖。

時間湯是草津溫泉獨特的溫泉浴法,約始自江戶時代晚期,明治時代初期便確立了當今的入浴法而傳承至今。選用47℃高溫泉水,1次浸泡3分鐘、1天入浴4次,並於固定之時間(每日的7、11、15、19點)集體入浴。依湯長(無需任何資格)的指示,首先用長板子攪動溫泉水、再將溫泉水淋在頭上,接著同時入浴。

入浴時間湯之前要先攪拌溫泉水,使用的長板子要持續地攪動(即所謂的「湯揉」),由於古代人相信加水使泉溫下降的同時溫泉的療效也會降低,所以開發了湯揉的降溫方式。攪拌溫泉水的目的有3:

  • 讓溫泉水的高溫降到能夠入浴的溫度。
  • 作為高溫溫泉浴前的體操準備。
  • 讓有毒氣體能釋放出來(硫化氫氣體),不斷攪拌泉水至身體暖和、湯溫合適,入浴的準備工夫也就完成了,便可入浴。

(本文摘自/溫泉健康研究室:發現泡湯的養生療癒力/原水文化)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