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眼科研究:笑话真的能治干眼症?
中山眼科研究:笑话真的能治干眼症?
近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一项突破性研究发现,“笑的训练”对干眼症的治疗效果不亚于传统的人工泪液,这一发现为全球数亿干眼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干眼症:一个日益严重的全球性健康问题
干眼症是最常见的眼部疾病之一,主要症状包括眼干、眼涩、异物感等,严重时可导致视力模糊甚至角膜损伤。据统计,中国干眼症患者已接近4.6亿,随着电子产品使用频率的增加、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一数字还在持续上升。
目前,干眼症的常规治疗方法是使用人工泪液,如0.1%玻璃酸钠。然而,长期使用眼药水不仅经济负担重,还可能带来一系列副作用。此外,频繁使用眼药水会减少眨眼次数,反而加重干眼症状。因此,寻找更安全、有效且经济的治疗方法成为当务之急。
“笑的训练”:一种创新的非药物治疗方案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梁凌毅/刘奕志教授团队联合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刘祖国教授团队,开展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临床研究。研究团队设计了一套专门的“笑的训练”方案,并与传统的人工泪液治疗进行对比。
研究纳入了299例干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笑的训练”,另一组使用0.1%玻璃酸钠人工泪液。其中,“笑的训练”组需要按照特定的口令重复发声,模拟大笑状态,每天训练4次,每次30遍。这些口令包括“hihihi(拼音拼读),哈哈哈,茄子茄子茄子,七喜七喜七喜,哈哈哈哈哈哈”。
经过8周的干预,研究结果令人振奋:在眼表疾病指数评分这一主要结局指标上,“笑的训练”组的改善程度不亚于人工泪液组。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改善泪膜破裂时间这一客观指标方面,“笑的训练”组的表现显著优于人工泪液组。
研究的意义与未来展望
这一发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科学价值:
提供新治疗选择:“笑的训练”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手段,为长期依赖眼药水的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尤其适合轻中度干眼症患者。
经济环保:与需要持续购买眼药水相比,“笑的训练”几乎不需要任何成本,同时避免了大量眼药水瓶对环境的负担。
安全无副作用:作为一种物理性训练方法,“笑的训练”避免了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改善心理健康:笑本身就能缓解焦虑和抑郁,这对干眼症的治疗也有积极作用。
研究团队表示,这一发现不仅为干眼症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还为进一步研究干眼症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目前,团队正在深入研究“笑的训练”改善干眼的具体生物学机制。
这一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知名医学期刊《英国医学杂志》(The BMJ)上,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它不仅为干眼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也展示了非药物治疗在眼科领域的巨大潜力。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笑的训练”可能会成为干眼症治疗的常规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