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变法对北宋的影响如何?灭亡是否与其有关
王安石变法对北宋的影响如何?灭亡是否与其有关
北宋的灭亡是由王安石的变法引起的吗?事实上,北宋的灭亡不仅与王安石的变法无关,而且正是王安石的变法,延续了宋朝的寿命,使宋朝不会因为贫穷和虚弱而更早地灭亡。
经过百年的发展,到宋神宗时期,朝廷机构臃肿,财政薄弱,支出巨大,边境事务紧张。官僚地主兼并土地,减免税收,阻碍生产。可以说,它充满了缺点。西宁元年(1068年),继位不到一年的宋神宗召王安石入京,问他:今天治国的方式是什么?王安石说:从选择开始。西宁两年后,宋神宗又问王安石:我不知道清朝是怎么建造的。为什么是第一位的?王安石回答说:改变风俗习惯和立法,方现在很着急……因此,在西宁两年(1069年),宋神宗重用王安石作为副宰相,要求他全力推行新法。也叫西宁变法,因为变法始于西宁年间。
西宁变法包括财务管理和全军变法。当然,财务管理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包括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等;军事方面主要是增加武器,加强军事力量,包括将军法、保甲法、保马法、增加军器监督等。一般来说,变法具有明显的进步作用。例如,均输法、市易法和青苗法是为了打击富商囤积居奇,剥夺人民,增加政府收入。方田均税法和免疫法是限制官僚地主的特权,减轻农民负担。农田水利法是为人民促进农业生产。保甲法加强军事力量,巩固边防。
从新法律的实施到最终废除,新法律已经实施了15年。经过15年的变化,北宋富国强兵的效果非常显著。首先,财政收入大幅增长。通过新法律的实施,政府的财政收入项目增加,收入翻了一番。据统计,宋神宗时期的国库储蓄可以为朝廷提供20年的财政支出,改变了北宋贫困的局面。第二,新法律促进了农田水利建设,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第三,减轻了人民的负担。新法律抑制了强大的土地合并,减少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减轻了人民的负担。第四,新法律在加强军备、训练士兵、加强边防等方面得到了全面加强,对减少政府军费和提高军队战斗力有明显的效果,改变了薄弱的局面。当然,由于政策和对策,新法律在实施过程中被偷工减料,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如青苗法,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人民的利益。但这并没有从根本上损害新法律的影响。
由于变法,王安石成为公众批评的对象。有人说王安石是个恶棍,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王安石真的是个恶棍吗?不,黄庭坚的评价可以证明。黄庭坚反对变法,因反对变法而受到不公平对待,并被贬为野地。然而,他在《王静公禅简》中对王安石的评价是:我们应该熟悉他(王安石)的风度,把财富当作浮云,不要沉迷于财富和葡萄酒。一个政治观点相反的人给出的评价应该是相当中肯的。因此,王安石是绅士,而不是恶棍。
那么,为什么王安石在很多人眼里又变成了反派呢?这是因为王安石的变法说天变不足畏,祖先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这违背了常规伦理,贴上了反派的标签。也因为变法违反了很多官僚地主的利益,比如改革差役法,让很多享有特权的人或者家庭从不服役到服役,被人怨恨。所以很多人不容易攻击政府,因为是宋神宗皇帝带头决定的,而是攻击王安石个人,甚至写书传段子,在王安石身上贴了很多奇怪的标签,王安石的反派就这样炼成了。
至于北宋的灭亡,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外交政策的多变性。北宋的外交政策不时发生变化,特别是西夏、辽国和后来的金国,以及这三个外国政权,北宋从来没有相对固定的外交政策,在反复变化中处处被动,最终甚至引入狼进入房间,自行灭亡。第二,地方政府正在减弱。北宋的军事政策是加强中央政府和薄弱地区,导致地方政府财政薄弱、军事力量薄弱、联动松散。最后,当外国入侵时,几乎所有的州政府都势不可挡,无法有效地阻止外国敌人。当首都被打破时,它很快就席卷了全国。第三,军事僵化。北宋以枢密院和三衙统兵分为三。枢密院有权调动部队,但无论军队如何,三衙管理部队,但无权调动部队,多方约束,延误战斗机。此外,北宋骑兵也很懦弱,辽、金、西夏几乎都是马背上的人群,经常失败,这也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北宋的灭亡不仅与王安石的变法无关,如果不是王安石的变法积累了这么多财富,增强了军事力量,也许北宋早就灭亡了!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