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林陨石坑:山脊上的“天外来客”
海林陨石坑:山脊上的“天外来客”
2024年11月,我国科学家在黑龙江省海林市北部群山中发现了一个独特的陨石坑——海林陨石坑。这是我国境内首次在山脊上发现的陨石坑,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保存完好的状态,为地质研究提供了珍贵的线索。
独特的山脊陨石坑
海林陨石坑位于长白山脉支脉张广才岭的群山之中,最大直径达1360米,呈椭圆形的簸箕状。从坑缘最高点到最低点之间的高差达115米,如同一个巨大的漏斗悬挂在山脊之上。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我国境内第4个被发现的陨石坑,也是全球200余个已知陨石坑中的一员。
几十万年前的“天外来客”
据研究团队介绍,这次撞击事件发生在距今约几十万年前。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地质样品检测,科学家们在“小盆地”中找到了与撞击作用相关的一系列宏观与微观地质证据,证实了这是一处由地外小行星撞击形成的地质构造。除了部分区域受到一定程度的侵蚀外,海林陨石坑总体保存状态良好,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原始资料。
科研价值与意义
海林陨石坑的发现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星球碰撞历史研究:作为中国地质历史上一次较大规模的星球碰撞事件,海林陨石坑为研究地球与小行星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线索。
特殊地形地貌研究:这一发现丰富了人类对星球碰撞历史的认识,为探索我国特殊地形地貌的撞击成坑机制和物质的冲击变质效应提供了一个崭新视角。
外太空研究:陨石坑是科学家研究外太空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分析撞击产生的地质特征,可以推测出小行星的大小、速度和撞击角度等信息,为天体物理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陈鸣表示:“海林陨石坑是中国地质历史上发生的一次较大规模星球碰撞事件留下的地质印记。这次撞击发生在距今约几十万年前,我们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地质样品检测,在这个‘小盆地’中找到了与撞击作用相关的一系列宏观与微观地质证据,证实了这是一处经由地外小行星撞击形成的地质构造。”
这一重要发现已发表在知名英文学术期刊《极端条件下的物质与辐射》上,并得到了美国物理联合会周刊《科学之光》的报道。它不仅填补了我国在山脊陨石坑研究领域的空白,也为全球地质研究提供了新的参考。随着进一步的研究,海林陨石坑还将揭示更多关于地球历史和宇宙奥秘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