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京畿长城国家风景道:八达岭的绿色守护

创作时间:
2025-01-22 21:12:5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京畿长城国家风景道:八达岭的绿色守护

“京畿长城”国家风景道是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445公里,串联起北京六区30余个优质旅游景区。目前,风景道主线62处72块旅游交通标识已完成挂牌,并在北京智慧旅游地图上线。作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的十大标志性项目之一,这条风景道将为游客提供全新的长城景观体验。

01

数字技术赋能,守护巍巍长城

在八达岭长城的保护中,数字化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北京先后开展120余项长城保护工程,越来越多的数字技术被应用到长城保护和研究中。

高精度三维建模:为长城建立全周期数字档案

延庆区启动大庄科段长城研究性修缮项目,采用多专业协同模式,对长城本体及周边环境进行数字信息采集。通过三维数字模型,不仅记录了长城的现状,还为后期的修缮设计和相关研究提供了资料。

智能监测系统:自动判别长城形变情况

北京建筑大学城市大数据应用研究中心开发了长城形态智能化识别模型,能够自主识别长城形态特征,包括坍塌、缺失等不同类型的损伤。通过“北斗+加速度计”振动监测技术,研究人员可以实时感知长城的振动和形变情况,进行风险预警。

微痕提取技术:破解长城碑刻的密码

北京长城文化研究院等机构对延庆区54块长城碑刻进行了数字化采集,并对碑文进行微痕提取及分析研究。通过高精度三维激光扫描仪和高清相机,那些肉眼难以识别的模糊文字重新被“看见”。

02

创新旅游产品,推动绿色发展

在保护长城的同时,八达岭景区积极探索旅游开发利用新模式,创新开发了一系列深受游客喜爱的旅游产品。

夜长城常态化开放

八达岭夜长城的开放,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最初,夜长城的开放主要集中在法定节假日和周末,意在为游客提供一个不同于白天的长城观赏体验。随着时间的推移,夜长城的开放频率逐渐增加。2023年“五一”至“十一”期间,八达岭夜长城开始常态化开放,从以前的每周五、周六和法定节假日开放,调整为每天晚上开放,并通过灯光秀和文艺展演等形式,为游客提供了全新的夜游体验。当年“五一”至“十一”,八达岭夜长城累计接待游客25万余人次,收获了众多美誉,进一步提升了八达岭长城的旅游吸引力。

创建长城旅游新范例

八达岭景区通过区域拓展和景点深化等模式,为游客提供了更为丰富和深入的旅游体验。去年底,八达岭长城南城延长线对外开放。新开放的长城从南七楼一直蜿蜒至南十六楼半,全长1245米。这段保留了岁月痕迹的长城,以其真实的历史沧桑感,给游人带来了独特的视觉冲击。

03

知识产权保护,助力品牌建设

八达岭长城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工作站设立在八达岭长城景区,由八达岭文旅集团旗下龙腾文化公司具体负责,旨在深入推进八达岭长城知识产权文化建设,传播长城文化同时,优化营商环境,引领区域高质量绿色发展。

“京畿长城”国家风景道的建设,不仅提升了游客的游览体验,也为长城沿线的生态保护注入了新的活力。八达岭长城作为其中的亮点,不仅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还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这条国家风景道的建设,不仅提升了游客的游览体验,也为长城沿线的生态保护注入了新的活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