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大寒节气迎年忙,这些习俗你知道吗?

创作时间:
2025-01-22 20:03:3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大寒节气迎年忙,这些习俗你知道吗?

2025年1月20日3时59分52秒,农历腊月廿一,星期一,大寒悄然而至。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带着彻骨的冷意,为一年的时光画上句点,又似一把钥匙,悄然开启春的序章。

《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解释道:“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此时,寒潮南下频繁,我国大部分地区都笼罩在严寒之中。尤其是北方,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正如宋代诗人陆游在《大寒》中所写:“大寒雪未消,闭户不能出。”

01

大寒的主要习俗

大寒时节,民间会有一系列活动,归纳起来至少有十大风俗,分别是:“食糯”、“纵饮”、“做牙”、“扫尘”、“糊窗”、“腊味”、“赶婚”、“趁墟”、“洗浴”、“贴年红”等。

食糯

在传统节气中极冷的一天,广东民间形成吃糯米饭的习俗。家家户户煮上一锅香喷喷的糯米饭,拌入腊味、虾米、干鱿鱼、冬菇等,以迎接传统节气中最冷的一天。在安徽安庆,大寒这天要炸春卷。

尾牙祭

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都叫“社”,按照民间的习俗,每到播种或收获的季节,人们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报土地神。所谓二月二(古时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头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年尾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做牙”,亦称“做牙祭”,原本是祭祀土地公公的仪式,俗称的美餐一顿为“打牙祭”即由此而来。民间有全家坐一起“食尾牙”的习俗。

除尘与洗浴

家家户户进行大扫除,寓意辞旧迎新;同时注重个人卫生,洗澡以去除晦气。此外,还包括糊窗(贴窗花)、赶婚、趁墟(赶集)等,展现浓郁的地方特色。

蒸煮糯米饭

在岭南地区,大寒这天有蒸煮糯米饭的习俗。糯米饭寓意温暖,民间认为食用后全身暖和,利于驱寒。

02

大寒的文化内涵

大寒不仅是冬季的结束,更是新春的序曲,承载着辞旧迎新的文化内涵。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准备年货、打扫房屋,迎接春节的到来。大寒期间的民俗活动体现了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盼和对温暖生活的向往。

唐代诗人元稹在《咏廿四气诗·大寒十二月中》中写道:“腊酒自盈樽,金炉兽炭温。大寒宜近火,无事莫开门。冬与春交替,星周月讵存?明朝换新律,梅柳待阳春。”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大寒时节的寒冷,更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热爱。

宋代诗人黄庭坚的《岁寒知松柏》则通过描绘松柏在严寒中的坚韧与顽强,表达了诗人对坚韧不拔之精神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大寒时节,虽是农闲时节,但家家都在忙,因为中国人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春节就要到了。在民间,“大寒迎年”的一系列活动有“食糯”“纵饮”“蒸供”“扫尘”“糊窗”“做牙”“赶婚”“趁墟”“洗浴”“贴年红”等,其中一些习俗更是成为春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焕发着独特的魅力。

大寒节气,大气环流相对而言是比较稳定的,环流调整周期大约为20天左右。此种环流调整的时候,常常就会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和大风降温的现象。当东经80度以西为长波脊,东亚为沿海大槽,我国受西北风气流控制和不断补充的冷空气影响便会出现持续低温的情况。

大寒节气,我国古代把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就是说到大寒节气便可以孵化出小鸡了;而鹰隼之类的征鸟,这个时候正是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在一年的最后5天内,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而且是最结实、最厚的。

大寒节气正值“三九”严寒,“数九”是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的习俗之一,即是从冬至逢壬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依此类推。此外,还有“杀年猪”等习俗。俗话说,“小寒大寒,杀猪过年”。以前农村每到大寒时节,家家户户杀年猪,吃杀猪饭,腌腊肉、灌香肠。

大寒节气,不仅反映了农事活动的规律,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俗传统,提醒人们迎接春节的到来。让我们在寒冷中感受温暖,在忙碌中期待新春的到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