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洗澡有讲究,牢记“42, 20, 5”
冬季洗澡有讲究,牢记“42, 20, 5”
冬天到了,你是不是也觉得洗澡成了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有人一拖再拖不想去,有人冲着热水不想出来,有人每天不洗就觉得浑身难受,还有人三四天洗一次被吐槽“不爱干净”。其实,冬天洗澡也是一门学问,洗澡的频率、水温、方式等,真的关乎健康!
首先,不爱洗澡和洗得太勤,都容易影响皮肤健康!
如果长时间不洗澡,不光身上有种“臭烘烘”的味道,还可能让皮肤角质大量堆积,堵塞毛孔,给细菌感染带来便利条件,久而久之容易诱发皮肤疾病。
而洗得太勤,会加快正常皮肤的新陈代谢,破坏皮肤的保护屏障,容易让皮肤越来越干。
那冬天多久洗一次澡最好呢?
《中国皮肤清洁指南》建议,一般情况下每隔2~3天洗一次澡就好了 。
但是这个频率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还取决于你的需求和偏好,以及根据体力活动的强度,是否出汗和个人习惯适当地调整。
为什么是“42, 20, 5”?
这三个数字,是冬季洗澡的黄金法则:
42:指的是水温不应超过42℃。因为过高的水温会破坏皮肤的自然保护层,导致干燥和敏感。《中国皮肤清洁指南》建议,冬季洗澡水温应略高于体温,大约38-40℃最为适宜。
20:指的是洗澡时间不应超过20分钟。长时间的热水浸泡会破坏皮肤的油脂平衡,导致皮肤干燥、瘙痒。对于大多数人来说,10-15分钟的洗澡时间就足够了。
5:指的是洗澡后应在5分钟内涂抹保湿产品。这是因为洗完澡后皮肤的水分会逐渐蒸发,及时涂抹保湿产品可以锁住水分,保持皮肤的湿润状态。
冬季洗澡的具体建议
洗澡频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冬天每2-3天洗一次澡就足够了。但如果你喜欢运动并且经常出汗,可以每天洗澡。
清洗重点部位:
- 私密部位:透气性差,并且是排泄和生殖道的开口处,需要每天清洁。但要注意,这里的皮肤很娇嫩,一般用水清洗就行。
- 脚部:汗腺多,又常被鞋袜包裹,容易滋生细菌。不管你是不是每天洗澡,都建议每晚睡前洗个脚,脚掌没有皮脂腺,容易出汗,一般用清水洗就行,水温以舒适为宜,洗3到5分钟。
水温:洗澡用的是温水,不是热水,大概40℃左右就可以了(大概就是略高于体温的温度,感觉正好温暖舒适),洗搓不要太过用力,否则会损害皮脂。
时间:洗澡时间最好控制在10分钟左右。如果每天都洗澡,5到10分钟就足够了。如果洗澡间隔较长,可以适当延长时间,但最好不要超过20分钟。
洗浴产品:可以根据你的皮肤类型来选择洗浴产品。沐浴露和沐浴啫喱更温和,适合中性和干性皮肤;而浴皂和浴盐更适合油性皮肤。
身体分区护理:比如前胸、后背、腋窝这些医学上称为皮脂溢出区域(相对油)的部分,可以用洗浴产品;本身就容易干燥脱屑的下肢就不用过度清洁。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老年人新陈代谢慢,皮肤容易干燥,所以洗澡不用太频繁。可以根据天气情况调整洗澡次数,在特别冷和干燥的地方,不太活动的老年人可以1到2周洗一次澡。水温最好控制在37-39℃,因为太热的水会洗掉皮肤上的保护油脂,让皮肤血管扩张,可能引起心脏不适。
儿童:儿童的皮肤正在成长中,厚度只有成年人三分之一,频繁洗浴会加速皮肤干燥和瘙痒。洗澡水温建议38℃以下,每次洗澡不宜超过10分钟。
这些情况不宜洗澡
空腹时:洗澡一定不能空腹,而应该是吃饱了之后,当然也不要吃完饭马上就洗,最好休息一个小时。饭后洗澡,一是有充足的能量供给;二可避免因饥饿可能引起的无力、眩晕、休克等机体不适。
吃太饱后:吃饱饭之后不建议立刻洗澡,饱餐时胃肠蠕动,对血液量要求较大,但洗澡时血液会向体表皮肤转移,那么胃肠的供血量就会减少,影响消化,久而久之可能会引起胃肠道问题。
喝酒后:在酒精刺激下,血管会轻度扩张,扩张结果就是血压降低。而在这种情况下洗澡,血液往体表转移时可能会让血压降低更明显,血压降低则表明血流供应可能无法满足体温改变,此时很容易发生晕厥。
运动后:运动后别立即去洗热水澡,因为机体受到热水刺激后,会导致肌肉和皮肤的血管扩张,使流向肌肉和皮肤的血液进一步增加,导致其他器官供血量不足,尤其心脏和脑部。特别是对患有高血压或冠心病的人来说,一旦引起心脏和脑部严重供血不足,很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急性发作。
感冒体虚时:老人感冒体虚时,洗澡容易出现意外,一定要等身体好了之后再洗澡,一定要洗澡,要在家人照料下进行。
拔罐后:拔罐后皮肤比较敏感脆弱,此时去洗澡非常容易导致皮肤破损或发炎等。
打胰岛素后:糖友刚注射完胰岛素别洗澡,洗澡可以加速血液循环,会加快胰岛素的吸收,很容易出现低血糖、头晕,加之浴室地板滑,很容易发生意外。建议患者注射完胰岛素半个小时后再去洗澡。
冬季洗澡可不是随随便便的事儿,记住这三个数字:42℃水温、20分钟时长、5分钟保湿。水温太高、时间太久、不及时保湿都可能让你的皮肤闹脾气,变得干燥、瘙痒。特别是老年人,更要小心呵护皮肤。记得,冬季洗澡不仅要干净,还要健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