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丹东东港市:一颗草莓的现代农业蝶变

创作时间:
2025-01-22 18:29:0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丹东东港市:一颗草莓的现代农业蝶变

丹东东港市,素有“中国草莓第一县”美誉。这里每年产出32.2万吨草莓,鲜果产值高达64.4亿元,不仅带动了10万农户增收,更打造了一个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然而,在这串串红艳欲滴的果实背后,是现代农业科技的有力支撑和创新发展的不懈努力。

01

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

走进东港市的现代化草莓大棚,眼前的景象令人耳目一新。在这里,草莓不是长在地里,而是种在半人高的架子上。这种被称为“高架栽培”的种植方式,不仅让农民摆脱了弯腰劳作的辛苦,更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提升。

“高架栽培采用珍珠岩、椰糠等基质,通过细管精准输送水肥,不仅能控制用量,还能确保草莓的甜度和减少病害。”椅圈镇夏家村村民夏广俊介绍道。这种现代化的种植方式,让草莓的产量和品质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智能化管理是东港草莓产业的另一大亮点。在许多大棚里,卷帘机、自动控温系统、滴灌设备一应俱全。这些智能化设备不仅节省了人工,更实现了精细化管理,为草莓的生长提供了最佳环境。

02

打造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辽宁省政协委员、丹东市圣野浆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廷东,一直致力于推动草莓产业的全产业链发展。他提出建设草莓产业链典型县和链主企业的建议,旨在通过打造全产业链模式,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在马廷东的推动下,东港市正逐步构建起“育种育苗、生产基地、仓储设施、科研院所、加工流通、产业协会、服务机构、电商平台、融资机构”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这种模式不仅优化了资源配置,更实现了各环节的协同效应。

以圣野浆果专业合作社为例,该合作社已发展成为拥有155户社员、近1.2万亩种植面积的大型合作组织。合作社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不仅提升了产品质量,更开拓了国际市场,去年出口额超过1000万元。

03

品牌建设与市场开拓

品牌建设是东港草莓产业发展的关键一环。近年来,东港市通过举办草莓文化节、参加各类博览会和展销会,积极推广“东港草莓”品牌。目前,东港草莓已在北京、上海等地举办展会和发布会,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在销售模式上,东港草莓也实现了线上线下双轮驱动。据统计,全市注册电商企业、个体户数达6600余户,各类网店1.5万多家,电商销售占比超过30%。为了保障物流配送,顺丰速运专门开通了“草莓专机”,实现48小时内送达全国。

04

挑战与展望

尽管东港草莓产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面临一些挑战。种植环节标准化程度低、设施设备老化、加工环节薄弱等问题,制约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此外,品牌建设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与国际知名品牌相比仍有差距。

面对这些挑战,东港市正积极采取措施。一方面,加大科技投入,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另一方面,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通过建设草莓小镇,推动产业与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未来,东港草莓产业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品牌建设为驱动,以全产业链发展为支撑,努力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领先的草莓产业高地。这颗“致富果”不仅让东港农民过上了甜蜜生活,更将成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亮丽名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