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10min搞定AI用户画像(上)-ChatGPT用户画像prompt大揭秘

创作时间:
2025-03-19 15:24:5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10min搞定AI用户画像(上)-ChatGPT用户画像prompt大揭秘

引用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1.
https://www.woshipm.com/share/6044058.html

用户画像可是帮助我们洞悉用户、进行产品设计的好工具。大家是否有过需要了解新业务、挖掘一些新机会,但对业务和用户都一脸懵的情况?此时的你,一定想快速了解新业务的用户画像,但自己绘制用户画像可真是一件费时费力的活儿~获取用户画像的前期分析、调研工作,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那么,想要快速拥有一份用户画像,AI可以给到我们帮助吗?C端和B端的用户画像都能搞定吗?

带着这个想法,我尝试利用ChatGPT/NewBing+Midjourney,分别帮我生成用户画像的文本部分和用户形象图部分,再放进预制好的模板中,帮我们搞定用户画像!


例如,一个使用C端打车软件的用户画像。看下图,用户是年轻白领、使用场景是日常上下班、痛点是早晚高峰时段打出租车难。


B端产品的朋友们别走,我也编写了适用于B端的用户画像分析的prompt。我们询问一下连锁餐饮店店长的用户画像,来看下效果:店长的痛点是员工管理难和库存信息不准确等等

不卖关子了,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说明,用AI快速生成C端和B端用户画像的方法!

一、如何利用AI生成用户画像文本

1. 用户画像文本生成-AI工具选择

本文,我们将使用ChatGPT和NewBing(目前已经更名为Microsoft Copilot),来生成用户画像分析的文本。

选择了NewBing的原因,主要是NewBing能免费联网搜索,且能给出资料的出处,在我们本身没有收集到足够多信息的时候,可能可以给出更具有说服力和可信度的用户画像。

而对于ChatGPT,GPT-3.5版本无法联网,但可以基于它的训练数据,给出预测的用户画像的答案。想要联网,需要我们升级到GPT-4版本。

2. 结构化prompt封装用户画像分析能力

学习prompt期间,我最大的一个启发就是,我们可以把工作中需要的能力,封装成prompt的形式,并指定格式要求,让AI输出我们需要的内容。

1)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的方法有许多,针对这个小需求,我们可以进行一个简单的拆解,利用场景分析法,然后分析解法。利用场景分析的好处,是可以更好地让我们自己,带入为需求的提出者,清晰地分析需求产生的原因、背景。

2)确定用户画像输出模板

根据刚刚的需求分析,我们发现输出的用户画像,需要适配C端、B端业务。而C端和B端的面向的用户、业务模式大有不同,因此C端和B端用户画像分析的要点也随之发生变化(简单来说,我们平时买东西的淘宝是C端产品,淘宝给商家的应用软件是B端产品)。

而且,对于B端而言,用户的角色其实有两种,一种是企业,一种是企业中的工作者,那么会有两个用户画像:①企业用户画像和②职业用户画像。

我参考了「酷家乐用户体验设计团队」和「核糖Bro」两位老师的用户画像分析文章,归纳出了C端和B端用户画像的模板,如下所示:

(1)C端用户画像模板

  • 基本信息:年龄、性别、城市、职业、收入水平、学历、家庭状况
  • 用户故事:用户和使用产品相关的背景故事,包括工作描述、生活习惯描述、兴趣爱好。
  • 目标和需求:使用产品的目的、希望从产品中获得的价值。
  • 行为模式:使用场景、使用频率、使用平台偏好、首选功能、时间和地点等。
  • 用户痛点:痛点包括用户需求中的痛点、使用产品时可能遇到的困难
  • 情感态度:对产品的感受、喜好和不满意之处。

(2)B端企业画像模板

  • 基本信息:公司名称、行业类别、企业规模(员工人数、年收入)、地理位置
  • 组织架构:企业自上而下的组织架构
  • 关键角色:组织中包含哪些岗位
  • 业务信息:业务概述、经营方式
  • 业务需求与痛点:当前业务场景的需求、核心痛点、现有解决方案的不足、期望的功能

(3)B端职业用户画像模板

  • 岗位名称:具体岗位名称;
  • 工作概览:公司名称、行业类别、岗位介绍、岗位职责
  • 基本信息:年龄、性别、城市、职业、收入水平、学历、家庭状况、入职时长
  • 行为模式:使用场景、使用地点、使用平台偏好、使用频率、 使用时间、使用时长
  • 需求与痛点:用户工作中的主要需求、核心痛点、现有解决方案的不足、期望的功能

3)prompt编写思路与结果

本小节我将以“B端产品-职业用户画像专家”prompt为例,用一张思维导图和注释,为大家解释我的prompt编写思路。话不多说,请见下图:

我考虑的一些tips:
(1)注意考虑使用者的用户体验。

  • 在整个流程中,需要注意添加引导语,让使用者可以了解需要回答什么信息,预知下一步会发生什么。
  • 同时不要一次性询问过多问题,除非使用者主动要求一次性给出资料。因此我设计了3种模式。模式2为分步询问问题,为简化prompt,分布询问的问题,也可以设计为让AI自动生成。但经过我多次测试,AI自动生成的问题可能会不稳定,所以在我的prompt中,我还是自己编写了4个引导提问。

(2)prompt需要进行多轮测试,测试prompt时,如果发现AI回答模糊的信息,我们可以指定描述规则,例如:

  • AI在输出基本信息时,经常会出现不限的回答,可以要求AI必须推测一个答案。
  • AI对使用场景的描述不够具体,可以定义具体的描述方法。
  • AI对使用平台偏好的判断比较模糊,可以告诉AI一般的判断经验。
  • 需求与痛点是一一对应的,可以设置以表格的形式输出这部分内容,让信息更加清晰。

(3)如果直接在可以联网的ChatGPT4或NewBing上使用,可以加入联网技能,简化prompt,只保留模式1,依靠AI联网搜索整合所有需要的信息。

二、AI分析效果大揭秘

分析了这么多,prompt的效果怎么样呢?本小节我将主要给大家展示“B端产品-职业用户画像专家”prompt,在ChatGPT4和NewBing上的的效果。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带入prompt使用的身份,我们一起来假设一个场景:
你是一家SaaS软件公司的产品经理,为了拓展业务的第二曲线,你们想研究一个新方向:餐饮行业的线上化解决方案。因此,你想先了解下餐饮行业从业者的职业画像。于是,你输入了“B端产品-职业用户画像专家”prompt。

1. 与ChatGPT的交互效果

一开始,ChatGPT会进行自我介绍,并简单介绍用户画像会包含哪些内容。然后,开始询问我们第一个问题,要分析的用户画像目标是啥?我们可以回复,需要了解下“中式快餐连锁店,店长”的用户画像。

接下来ChatGPT会向我们介绍3种交互模式,并询问我们想要选择哪一种模式。我们先来看看模式1的效果,对话链接请见:

选择模式1后,ChatGPT会按照指令为我们生成3个用户画像,并表示我们可以给出反馈,之后会在生成一个更详细的用户画像。

接着我们选择“店长1”的画像,如果想触发ChatGPT的联网技能,我们也可以再输入“搜索”的指令,让ChatGPT基于互联网结果综合给我们一个答案。收到指令后,ChatGPT将开启联网搜索。

最后,我们来看模式3的交互效果。这种模式适合手中已经有一定资料的用户。

2. 与NewBing的交互效果

我们开启NewBing的“创造力”模式,输入通用版的prompt。NewBing也能识别到workflows中我们设定的交互流程,并搜索互联网的数据,先给我们3个简单的用户画像。

然后,再根据我们的反馈,生成一个更详细的用户画像。

但是测试中我发现,有几次NewBing的答案会偏离我们设定的“OutputFormat”,我们可以删除“initialization”部分,直接在最后指明需要生成的用户画像,这样NewBing就能够按照既定的格式输出。

有了文本,接下来,我将会和大家一起探索,如何利用Midjourney(以下简称MJ)生成用户的形象图,不管是真人形象,还是卡通形象,MJ都能帮你搞定!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