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医保改革背景下,原研药与仿制药谁更靠谱?

创作时间:
2025-01-22 18:33:3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医保改革背景下,原研药与仿制药谁更靠谱?

“我跑遍了湘雅附一、省级肿瘤医院等多家公立三甲医院,都被告知无法开药。最后,终于在家附近的一家私立医院开到了药。”这是湖南长沙的鼻咽癌患者陈艳在寻找进口原研药时的真实经历。随着医保改革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患者发现,曾经常见的进口原研药在公立医院变得“一药难求”。这背后,是国家医保政策的重大调整,也是中国医药市场格局的深刻变革。

01

医保改革:一场深刻的医药变革

2018年,国家医保局开始推行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简称“集采”)制度,核心策略是“以量换价”。通过集中采购,国家能够以更大的议价能力压低药品价格,让更多的患者用得起药。这一政策的初衷无疑是好的:降低药价、减轻患者负担、提高医保资金使用效率。

集采制度的效果也是显著的。据统计,截至2024年4月,在国家药品集采选中的1600多个产品中,国产仿制药占96%。2024年医保目录调整中,新增的91种药品中有90个为5年内新上市品种,其中38个是“全球新”的创新药。这些数据表明,集采制度不仅降低了药价,也加速了新药的可及性。

02

原研药与仿制药:谁更靠谱?

在集采制度下,价格更低的仿制药获得了更大的市场份额,而原研药则逐渐淡出公立医院。那么,原研药和仿制药到底有什么区别?谁更靠谱呢?

从理论上讲,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应该与原研药具有相同的疗效。中国自2016年开始推行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将衡量标准从简单的“药学等效”提升为“生物等效”。这意味着,仿制药和原研药在人体内的吸收代谢情况应该没有显著差异。

然而,在临床实践中,一些医生和患者反映两者存在差异。有医生表示,某些原研药在抗感染能力、药效稳定性等方面优于仿制药。例如,一位普外科医生提到,同为降压药硝苯地平,进口药“拜新同”可以让病人血压平稳24小时,而国产药则可能需要更频繁地服用。

03

政策争议:成本与质量的平衡

集采制度虽然降低了药品价格,但也引发了对药品选择权和质量的担忧。有专家指出,医保监管的目的是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而不是一味降低价格。在成本控制和药品质量之间,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

一方面,集采制度确实为患者减轻了负担。据统计,2024年医保目录调整后,叠加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因素,预计2025年将为患者减负超500亿元。另一方面,一些患者对药品质量的担忧也不无道理。有患者反映,服用仿制药后副作用明显,而改用原研药后症状有所改善。

04

未来方向:从“降价”到“提质”

面对集采制度带来的挑战,未来医保改革的方向应该是从单纯的“降价”转向“提质”。这包括:

  1. 完善一致性评价体系:加强对药品长期稳定性和不同批次质量的验证,确保每一批次药品的质量和疗效。

  2. 优化医保支付标准:探索同一品种药物的医保支付标准一致,更贵的药由患者自己支付差价,兼顾公平和选择权。

  3. 加强药企竞争:鼓励药企在成本之外进行质量竞争,比如通过相互抽查、提出新的疗效指标等方式。

  4. 提高医保管理效率:增加医保管理的人力投入,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整体效率。

05

实用建议:如何选择合适的药品

在当前的医保政策下,患者应该如何选择合适的药品呢?

  1. 遵医嘱: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临床经验推荐合适的药品,这是最可靠的选择。

  2. 了解药品信息: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主动了解所用药品的生产厂家、批号等信息,必要时可以向医生询问是否有其他选择。

  3. 关注药品反应:如果在使用仿制药后出现明显的副作用或疗效不佳,应及时向医生反馈,必要时可以申请使用原研药。

  4. 合理使用医保资源:对于非必需的药品,可以考虑自费购买,将医保资源留给更需要的人。

医保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成本控制、药品质量和患者需求之间找到平衡点。我们期待未来的政策能够在保证药品可及性的同时,也能满足患者对药品质量的合理需求。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