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冬季高血压患者的低强度锻炼指南

创作时间:
2025-01-22 20:34:2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冬季高血压患者的低强度锻炼指南

随着冬季的到来,高血压患者如何进行安全有效的低强度锻炼成为了大家关心的话题。专家建议,高血压患者可以在傍晚时分进行快走、慢跑、游泳或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每次持续30-60分钟,每周4-7次。这些运动不仅能有效控制血压,还能提升整体健康水平。记得在运动前做好热身,运动后做好放松,避免在极端天气下户外运动,以确保安全。

01

为什么冬季运动对高血压患者如此重要?

冬季是高血压患者需要特别关注的季节。研究显示,冬季血压控制不佳会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合理的运动对于高血压患者尤为重要。运动可以缓解交感神经的紧张,增加扩血管物质,改善内皮舒张功能,促进糖脂代谢,从而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02

最适合高血压患者的运动方式

  1. 等长运动:研究发现,等长运动(如靠墙静蹲、平板支撑、扎马步)是降低血压的最佳选择。等长运动中,肌肉虽然发生了收缩,但是肌肉的长度是不变的。比如,靠墙静蹲、平板支撑、臀桥、扎马步、踮脚尖(提踵)等。

  • 靠墙静蹲:膝盖不要超过脚尖,膝盖不要内扣,重心不要偏移,不要塌腰,下蹲时间不要过长,靠墙蹲的下蹲幅度以不产生膝关节疼痛为最佳。建议每天做35组,每次13分钟(循序渐进)。大腿与小腿夹角可保持在95度~135度之间。如果实施困难,可辅助桌椅支撑,以防摔倒。一般靠墙静蹲到大腿发酸即可,量力而为。也可以每次做2分钟,间歇2分钟,一共做4次左右。如果静蹲时或静蹲后出现膝关节前方疼痛,那就不适合继续做这个动作了。

  • 平板支撑:双肘分开撑地,垂直于地面,与肩同宽,收紧核心,撑起上半身;下肢双膝着地,小腿抬离垫子;使膝-髋-肩-头,连成一条直线;每次支撑坚持30秒以上,间歇1分钟,每次训练连续不低于5次。平时运动较少,核心力量比较薄弱的人群,可以先从基础版的肘膝平板入手,坚持练习一段时间,每个可以标准完成30秒以上,每次训练可以完成5组以上,就可以考虑完全平板支撑。

  • 站桩:平心静气,双足分开,脚尖向前,平行站立或向外八字,身体左右重心放于两足之间,前后重心置于脚掌与脚跟之间。双手抬起,置于腹前,约与脐平,双肘左右微向外撑。站桩要循序渐进,每次保持的时间要根据个人情况,尽可能地延长至3~5分钟。

  1. 有氧运动:慢跑、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也是不错的选择。这些运动能够帮助降低血压,同时提升心肺功能。运动时,我们会出汗,血液总量就会下降,对血管产生的压力自然就会变小,血压随之降低。运动时,血管扩张,管腔增大,血液流动时阻力减小,血压也会下降。

  1. 动态抗阻训练:血压控制良好的高血压患者,每周可做3次及以上的抗阻训练。如俯卧撑、平板支撑、哑铃、弹力带练习等。抗阻训练应隔天进行,运动时不能憋气。
03

运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 选择合适的时间:清晨6~10点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时段,应避免运动。运动的最佳时间宜选择下午或傍晚。

  2. 充分热身:运动前要热身,可以通过慢跑、伸展上肢、腰部前屈后伸、转腰、下蹲起等动作,让肌肉血液循环加速,迅速进入运动状态,避免在运动的过程中受伤。无论你的身体平时有多么健康,这个环节一定不能少。

  3. 注意保暖:高血压病人冬季要格外注意保暖,早晚气温较低或者是雾霾天气时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建议在中午,尤其是有阳光照射,气温相对较高时外出活动。

  4. 适度运动:提倡适度的运动,注意防寒保暖,控制好运动的时间。对于高血压疾病来说打太极是较为理想的一种运动方法。

  5. 关注心率:建议中等运动强度,运动中最大心率=170-年龄。一般以运动后睡眠良好、第二日晨起的脉搏基本恢复到平日水平、无明显疲劳感觉、情绪正常为好。运动后可以再次测量血压。

  6. 特殊情况:未得到控制的重度高血压病、高血压危象或急进型高血压病,合并不稳定心绞痛、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和视网膜病变等患者不建议运动,应先控制好病情,遵医嘱。

04

运动强度和时长建议

  1. 中等强度运动:每次至少30分钟,每周运动5~7天。中等强度运动的特点是运动过程中呼吸、心率微微加快,微微气促,还能讲话,但唱不了歌。

  2. 高强度运动:需谨慎选择,避免血压剧烈波动。高强度运动的特点是呼吸、心跳明显加快,上气不接下气,不能连贯讲话。

  3. 等长运动:每天3-5组,每次1-3分钟。

05

特别提醒

  1. 血压控制不稳定者:血压未控制在180/110mmHg以下的患者不建议运动。

  2. 合并严重并发症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运动。

  3. 运动过程中的不适:若出现心悸、胸闷、气短、恶心、呕吐、出冷汗等情况,应立即停止运动,必要时就医。

  4. 不要鼓劲憋气:运动过程中一旦出现心悸、胸闷、胸痛、头晕、气短、恶心、呕吐、出冷汗等情况,应立刻停止运动,必要时就医。

  5. 不要快速旋转:运动过程中一旦出现心悸、胸闷、胸痛、头晕、气短、恶心、呕吐、出冷汗等情况,应立刻停止运动,必要时就医。

  6. 不要突然发力:运动过程中一旦出现心悸、胸闷、胸痛、头晕、气短、恶心、呕吐、出冷汗等情况,应立刻停止运动,必要时就医。

  7. 不要深度低头:运动过程中一旦出现心悸、胸闷、胸痛、头晕、气短、恶心、呕吐、出冷汗等情况,应立刻停止运动,必要时就医。

运动虽然可以降压,也可以帮助降压药减量,但“运动了不吃降压药也可以”并不完全正确。这是因为,原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神经外科专家、重庆西区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梁鸿在接受华龙网采访时介绍,运动锻炼对血压的控制效果并没有那么强,还是应该辅以降压药物来加强血压的调理和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停药,并通过运动锻炼这一种方式来控制血压,可能带来更大的风险,甚至在运动的过程中,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