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上海昆剧团全本《牡丹亭》:一场昆曲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创作时间:
2025-01-22 18:56:0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上海昆剧团全本《牡丹亭》:一场昆曲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2024年10月28日至30日,上海昆剧团全本《牡丹亭》在北京中央歌剧院上演,作为中宣部、文旅部、中国文联主办的“与时代同行 与人民同心”——新时代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为首都观众呈现了一场昆曲盛宴。这部历时50场巡演、足迹遍布全国14个城市的昆曲力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创新精神,成为当代昆曲艺术的标杆之作。

01

创排特点:守正创新的典范

全本《牡丹亭》共55出,分为上、中、下三本,演出时长近10小时。上海昆剧团在创排过程中坚持“只删不改”的原则,力求保留原著精髓。导演郭小男在已故著名剧作家王仁杰剧本缩编的基础上,对剧本进行了精心整理。他坦言:“全本《牡丹亭》的意义在于对文化精神进行重塑,通过这种溯源的方式,不断更新观众对于《牡丹亭》乃至昆曲艺术的认知。”

在舞台调度方面,全本《牡丹亭》充分展现了昆曲艺术的古典美学风貌。舞美设计黄海威运用简约而富有象征性的舞台布景,营造出梦幻般的意境。音乐设计则由辛清华、周雪华、李樑等名家担纲,既保持了昆曲传统的曲牌体结构,又融入了现代音乐元素,使音乐层次更加丰富。

02

社会影响:掀起昆曲热潮

全本《牡丹亭》的演出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热烈反响。自2023年启动全国巡演以来,该剧已在武汉、长沙、衢州、深圳、遵义、义乌等多个城市上演,场场爆满,一票难求。专家和观众普遍认为,这是当代昆曲艺术的巅峰之作。

著名戏剧评论家季国平指出:“上昆全本《牡丹亭》不仅让观众领略了《牡丹亭》的全貌,更让我们从汤显祖所展示的广阔时代背景下去全面认识其思想和艺术价值。这是一部展现‘至情’的浪漫爱情戏,更是一部反映明代社会现实、寄托作者理想的政治剧。”

主演罗晨雪表示:“全本《牡丹亭》的演出让我们这一代青年昆曲演员有了更多展示才华的机会。我们不仅要传承经典,更要让昆曲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03

传承与创新:昆曲艺术的未来

昆曲作为“百戏之祖”,已有600多年历史。从明代魏良辅改革昆山腔,到清代成为全国最主要的戏曲形式,再到20世纪50年代通过《十五贯》重获新生,昆曲艺术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

上海昆剧团全本《牡丹亭》的成功,正是昆曲艺术传承与创新的典范。它不仅保留了昆曲艺术的传统特色,如典雅的文风、精致的表演、优美的唱腔,还通过现代舞台技术、创新的音乐设计和年轻演员的精彩演绎,吸引了更多年轻观众。

正如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所说:“全本《牡丹亭》的创排是上海城市精神滋养孕育的结果。上昆将始终秉持‘继承经典、打造经典、演绎经典、传播经典’的精神,更加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上海昆剧团全本《牡丹亭》的成功,不仅展现了昆曲艺术的魅力,更体现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它告诉我们,只有在传承中不断创新,才能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