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替奈普酶:小中风治疗的新突破

创作时间:
2025-01-22 18:02:1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替奈普酶:小中风治疗的新突破

小中风,医学上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由于大脑或视网膜局部缺血引起的短暂神经功能障碍。虽然症状轻微且通常在24小时内完全恢复,但小中风是严重健康问题的预警信号,需要高度重视。

01

替奈普酶:小中风治疗的新希望

近期,《柳叶刀》杂志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为小中风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这项名为TEMPO-2的3期临床试验,评估了替奈普酶(tenecteplase)在轻度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替奈普酶是一种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与传统的阿替普酶(alteplase)相比,具有显著优势:

  • 给药便利:替奈普酶采用单次静脉推注的方式,而阿替普酶需要静脉推注加滴注。
  • 半衰期长:替奈普酶的半衰期更长,这意味着其作用时间更持久。
  • 特异性高:替奈普酶对纤维蛋白的特异性更高,能更精准地作用于血栓。
02

研究发现:12小时治疗窗口期

TEMPO-2试验在全球10个国家的48家医院进行,共纳入886例卒中发作后12小时内出现颅内闭塞或局灶性灌注病变的轻度急性缺血性卒中成人患者。研究发现:

  • 在主要结局方面,替奈普酶组和对照组(标准抗血小板治疗)在90天时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无显著差异。
  • 然而,在有直接闭塞证据并在4-8小时接受CT血管造影的患者亚组中,替奈普酶治疗组的总体再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48% vs 22%)。
  • 对于大血管闭塞患者,替奈普酶组的再通率为48%,而对照组仅为13%。
03

安全性与副作用

在安全性方面,替奈普酶组有8例(2%)出现症状性颅内出血,对照组有2例(<1%)。替奈普酶组患者死亡人数(20人死亡[5%])多于对照组(5人死亡[1%]),但除了症状性颅内出血后的死亡外,大多数死亡发生在治疗后很长一段时间,且没有被判断为与替奈普酶存在生物学相关性。

04

未来展望

基于这些研究结果,替奈普酶有望成为阿替普酶的替代疗法,特别是在轻度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然而,专家也指出,轻度缺血性卒中伴有颅内闭塞患者不应常规接受替奈普酶静脉溶栓治疗,采取抗血小板治疗即可。

这一发现为小中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但同时也提醒我们,任何治疗方案的选择都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谨慎决定。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