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隆兴寺——中国古建六绝
正定隆兴寺——中国古建六绝
隆兴寺位于河北省正定县,始建于隋代,距今已有1600余年历史。作为一座集建筑、雕塑、壁画、碑刻等艺术形式于一体的佛教寺院,隆兴寺被誉为“京外名刹之首”和“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寺内六处文物堪称全国之最,包括摩尼殿、倒坐观音、宋代转轮藏、龙藏寺碑、铜铸千手千眼观音像和明代毗卢佛像,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辉煌成就。
宋代摩尼殿:建筑孤例
隆兴寺摩尼殿始建于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是一座进深七间、面阔七间的正方形殿堂。四面殿身正中各有一座歇山式抱厦,形成独特的十字形布局。檐下斗拱宏大,分布疏朗,具有明显的卷刹、侧角和生起。著名古建专家梁思成先生曾评价:“这种布局,我平时除去北平故宫紫禁城角楼外,只有在宋画里见过。”“摩尼殿重叠雄伟,可以算是艺臻极品。”
摩尼殿内部的斗拱
殿内保存有宋塑释迦牟尼和迦叶、阿难二弟子及明塑文殊、普贤二菩萨塑像。东西两侧及大殿四周绘有明代壁画,现存面积达422平方米,生动描绘了佛祖释迦牟尼的一生。
倒坐观音:东方美神
摩尼殿内槽北壁的泥塑五彩悬山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明朝成化年间的高3.4米五彩观音菩萨像,俗称“倒坐观音”。这尊观音头戴宝冠,项饰璎珞,帔巾自肩下垂,身着红色长裙,头微右侧,身略前倾,呈大自在状。眼神微微向下俯视,与礼佛者形成情感交流。
泥塑五彩悬山
鲁迅先生曾称赞这尊观音是“将神人格化”的佛教美学代表作,将其视为最美的观音。
宋代转轮藏:最古老藏经橱
转轮藏阁始建于北宋,采用独特的梁架结构,下层柱网布局突破常规,采用了移柱造和插柱造法。阁内安放的宋代转轮藏(俗称藏经橱)是一个能够转动的大书架,八角形小木制作,直径7米,经橱以上作重檐状,下檐八角,斗拱式样为八铺作,为我国早期斗拱出跳最多的实例。上檐圆,出飞檐,是典型的宋《营造法式》作法,为国内最古老、最大的藏经橱。
龙藏寺碑:隋碑第一
矗立在正定隆兴寺内的隋龙藏寺碑,是国内现存楷书碑刻鼻祖。此碑刻于隋开皇六年(586年)十二月初五,碑首高82厘米,阴刻楷书“恒州刺史鄂国公为国劝造龙藏寺碑”。碑高164厘米,宽90.5厘米,正面阴刻楷书30行,每行50字,共1447字。
御碑亭
碑文书法方整有致,结构严谨,朴拙而不失清秀,庄重而不板滞,微露魏隶遗韵,是研究魏隶向楷书过渡时期书法艺术的重要碑刻,被誉为“隋碑第一”。
铜铸千手千眼观音像:最大青铜制艺术品
大悲阁是隆兴寺的主体建筑,两侧配殿分别为御书楼和集庆阁,三殿均始建于北宋,现存建筑为1999年重建。走进大悲阁,矗立在前面的,正是被誉为“华北四宝”的正定大菩萨。正定大菩萨全称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高22.28米,始铸于北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有3000工匠参与铸造,自下而上,分七段接续铸造,是我国古代最大的青铜制艺术品。
现存观音像的身体部分和当胸合十的两只手臂是宋代铜铸,其余两侧40只全部为民国时期重装的木质手臂。据说每只手眼都各有25种法力,40只手眼和25相乘便成了千手千眼。因此这尊观音被称为“千手千眼观音”。
明代毗卢佛像:最精美铜铸毗卢佛
毗卢殿原是正定八大寺院之一崇因寺的主殿。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959年因寺院残破,为便于保护将其迁建于隆兴寺内。殿内正中供奉一尊明代铜铸毗卢佛像,像高6.42米,自下而上逐层渐收,似一座宝塔,表层均鎏金。全身分三层,每层均有四尊毗卢佛,头戴五佛冠,手作毗卢印,结跏趺坐,三层莲座的一千个莲瓣上都铸造有一尊小佛像,形成千佛绕毗卢佛的格局。整体共计1072尊佛像。
佛像比例适度,作工精良,衣裙所镶花边都精雕细琢,一丝不苟。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著名古建专家祁英涛先生称“千佛绕毗卢铜铸造像,是国内同类造像中最精美的一座,是明代艺术的珍品”。
其他重要文物
隆兴寺寺前迎门的一座高大琉璃照壁,和寺内戒坛,也是极具历史文化价值的。琉璃照壁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壁心是由三十六块高浮雕琉璃砖拼砌而成的二龙戏珠图案,栩栩如生,颇为壮观。照壁建于大门之外,在环境氛围上起到了庄重和森严的效果。
戒坛是佛教僧徒受戒时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这是一座亭台式建筑,现存木结构部分为清代重建。从外面看去,戒坛三层四面,第一层每一面有六根廊柱,廊柱之上是斗拱结构,支撑着整个戒坛的大屋檐,戒坛屋顶为攒尖式屋顶,四条屋脊,每条屋脊上有六只神兽,说明戒坛的等级还是很高的。隆兴寺戒坛是我国北方三大坛场之一,其余两处分别在北京戒台寺和五台山清凉寺。
坛内供明代铜铸双面佛像。二佛像相背而坐,背身相连,面南的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面北而坐的是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
一般寺院的戒坛上多供奉释迦牟尼佛或其十大弟子之一的优婆离。因优婆离持戒第一,所以在戒坛上多供奉其形象。而隆兴寺戒坛上供奉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及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药师佛,这在全国也不多见。另外,这尊双面铜佛像具有明显的明朝中期宫廷造像的风格,在民间极为罕见。
隆兴寺作为河朔名寺,历经千年,经过历史上的三次大规模灭佛运动得幸保存下来,见证了唐宋至民国时期中国北方佛教文化的发展变化,被赞誉为“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