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畜禽养殖废水(养猪废水)怎么处理?

创作时间:
2025-01-22 18:35:2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畜禽养殖废水(养猪废水)怎么处理?

畜禽养殖废水,尤其是养猪废水,因其高污染特性而成为环保领域的一大挑战。本文详细介绍了养猪废水的处理方法,从废水特征、排放标准到具体的处理工艺,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了专业的解决方案。

畜禽养殖废水主要是指养猪、养牛、养鸡、养鸭等产生的废水,这类废水的水质跟养殖场运营管理水平有很大关系。畜禽养殖废水的处理难度较大,其中养猪废水因为用水量大、猪粪便产生量大而成为最难处理的养殖废水之一。养猪废水中会包含很多猪粪、尿液、毛发等污染物,因此处理难度通常较大。

1. 养猪废水特征

养猪废水是养殖场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冲洗地面、冲洗畜禽而产生的废水,废水中包含畜禽粪便、尿液、毛发、饲料等,因此废水中的COD、氨氮、总氮、总磷、悬浮物、致病菌等都很高。养猪废水的源头水质跟养殖场的清粪方式有很大差别,主要的清粪方式主要分为以下3种:

(1)干清粪。干清粪是指粪便一产生就由机械或人工把干粪收集、清理,尿液和冲洗水则从排污渠排走。干清粪模式用水量最少,约为10~15L/天·头。产生的废水水质较好(COD≤5000mg/L,氨氮≤300mg/L,悬浮物≤800mg/L),因此废水处理难度最低。

(2)水冲粪。指畜禽排放的粪、尿和污水混合进入粪沟,每天数次放水冲洗,粪水顺粪沟流入粪便主干沟后排出的清粪工艺。 这种工艺日常管理比较方便,但用水量较大,约为40~50L/天·头。产生的废水水质较差(COD≤15000mg/L,氨氮≤600mg/L,悬浮物≤20000mg/L),处理难度比较大。

(3)水泡粪。指在畜禽舍内的排粪沟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将粪、尿、冲洗和饲养管理用水一并排放至漏缝地板下的粪沟中,贮存一定时间(一般为 1~2 个月)、待粪沟填满后,打开出口闸门,沟中的粪水顺粪沟流入粪便主干沟后排出的清粪工艺。 这种模式用水量中等,约为20~30L/天·头。产生的废水水质最差(COD≤30000mg/L,氨氮≤2200mg/L,悬浮物≤30000mg/L),处理难度最大。

国家相关规范要求,新建、改建、扩建的畜禽养殖场宜采用干清粪工艺。现有采用水冲粪、水泡粪清粪工艺的养殖场,应逐步改为干清粪工艺。

注:以上水质数据来自于文献和书籍,仅供参考。

2. 养殖废水排放标准

之前的文章已经写过了养殖废水的去向怎么确定,一旦废水排放去向确定,其排放标准也基本上确定了。主要分为3类:

①沼液还田。养殖场应位于非环境敏感区,周围的环境容量大,远离城市,周边有足够土地能够消纳全部的沼液、沼渣。直接采用发酵工艺对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符合《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GB/T36195)和《畜禽粪便还田技术规范》(GB/T25246)标准,即可作为肥料还田利用。

②达标排放。这类养殖场主要是没有配套消纳沼液的土地,或位置处于敏感环境地区。则要把废水处理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和地方有关排放标准,之后排入外界水环境。

③农田灌溉。出水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后作为农田灌溉用水,主要指标如下。

3. 养殖废水处理思路

处理思路主要跟排放标准要一一对应。

①沼液还田。处理思路:寻求合理的发酵工艺,保证发酵效果,确保沼液发酵完全,各项指标达到标准。

②达标排放。需要考虑COD、总氮、总磷、悬浮物的降解,前面收集端尽量减少废水来源,中间预处理保证固液分离效果,后端常规生化段保证COD、总氮、氨氮处理效果,最后端深度处理对COD、总磷、总氮、悬浮物进一步降解,并设置消毒工艺,实现稳定达标。

③农田灌溉。基本思路与达标排放类似,但对氨氮、总氮没有排放要求。消毒工艺宜采用紫外线、臭氧、双氧水等非氯化的消毒处理措施,并不得产生二次污染。

4. 养殖废水处理工艺介绍

本小节的内容跟处理思路一样,按照处理思路简单介绍相应的废水处理工艺。

4.1 沼液还田

废水主要采用发酵工艺实现无害化处理,根据是否采用固液分离工艺,可以采用的工艺如下:

(1)无固液分离,屎尿一起进入厌氧反应器。这种模式会产生更多沼气,适用于希望回收沼气能源的养殖场。厌氧反应器宜选用全混合厌氧反应器(CSTR)、升流式固体反应器(USR)和推流式反应器(PFR)。工艺流程如下:

(2)有固液分离器,屎尿分开后,分别进行无害化处理。厌氧反应器宜采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也可采用复合厌氧反应器(UBF)、厌氧过滤器(AF)、折流式厌氧反应器(ABR)等。工艺流程如下:

4.2 达标排放和农田灌溉

达标排放及农田灌溉的处理工艺相对比较复杂,按照处理思路的规划,介绍如下:

(1)收集端。尽量干清粪,以降低废水量,降低污染物浓度。不要选择水泡粪,这类方式污染物浓度很高,处理难度大。应设置带沉砂功能的集水池。

(2)预处理。预处理包括格栅、沉砂池(养猪场一般可不单独设置沉砂池,可在集水池中设置沉砂功能)、固液分离系统等。采用固液分离机,把废水中的大部分粪便分离。再进入调节池,调节池可以调节废水水量和水质,并且可以充当发酵工艺池和沉淀池,降低部分污染物浓度。

注:很多场合会把水解酸化池作为预处理工艺,本文把水解酸化池作为生化处理的一部分。

(3)生化处理

1)工艺选择原则

①COD。COD的浓度存在两种情况,COD大于5000mg/L和小于5000mg/L,这个关系到是否要上厌氧系统;末端COD直接生化能否达标,确定是否要增设高级氧化工艺。

②氨氮和总氮。一般采用多级AO工艺保证脱氮效果。

③总磷。一般采用两级AO生物除磷+化学除磷,保证末端总磷达标排放。

2)处理工艺

①达标排放工艺

养猪废水做到直排标准的重点在于COD、氨氮和总氮的去除,其中氨氮和总氮的去除可采用两级AO工艺(后端再增设BAF曝气生物滤池)进行深度脱氮;COD直接采用生化工艺不一定能达标,可以在深度处理端设置高级氧化工艺(臭氧或芬顿)进行COD的降解。可选工艺如下所示:

②农田灌溉工艺

养猪废水要达到农田灌溉排放标准的重点在于COD的去除。排放标准对氨氮、总氮和总磷都没有要求。具体工艺路线如下(以下图片来自于项目环评文件):

以上两个环评都是《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是否存在过度处理呢?毕竟氨氮和总磷是农作物的营养元素呢。

5. 结束语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第二次征求意见稿于2014年发出之后一直没有开始实行,但这个版本规定的出水水质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很多地方排放标准都是参照这个第二次征求意见稿修订(例如广东省)。排放标准中,《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要求的常见指标主要有COD、BOD、SS、表面活性剂等,因此处理难度也不算太大。

本文原文来自360doc.com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