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红色旅游新玩法:小小讲解员带你穿越时光
延安红色旅游新玩法:小小讲解员带你穿越时光
延安,这座承载着中国革命历史的城市,如今正以全新的方式讲述着红色故事。在这里,一群平均年龄只有10岁的“小小讲解员”正在用他们稚嫩而坚定的声音,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讲述着那段峥嵘岁月。
小小讲解员:红色故事的“萌娃”讲述者
在延安的各个革命旧址,你都能看到这样一群可爱的孩子。他们穿着校服,胸前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用流利的语言和生动的表演,为游客们讲述着一张张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小朋友讲得真好,叔叔给你点个赞!”游客张先生对小小讲解员张研竖起了大拇指。张研今年只有10岁,但已经是王家坪革命旧址的一名资深讲解员了。据王家坪革命旧址管理处主任冉春嫚介绍,目前这里已经培养了300名小小讲解员,他们利用节假日,在杨家岭、枣园、宝塔山等地,用语言和行动诠释着延安娃娃的“小身躯大能量”。
《延安十三年》:沉浸式体验让历史“活”起来
如果说小小讲解员让红色故事更加生动,那么《延安十三年》大型红色歌舞剧则让历史真正“活”了起来。这部由陕旅集团打造的红色旅游演艺作品,自今年5月复演以来,已经接待了2万名游客。
走进演出场地,仿佛穿越回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延安。演员们带领观众穿过“城门”,进入复原的老延安城。随着音乐声响起,观众们在演员的引领下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沉浸式观演体验。
“音效、灯光、演员表演都很到位,我深深感受到革命先烈坚定的初心。这真是一部‘有筋骨、有温度’的作品。”90后游客李玉说。为了提升游客观演体验,演出中加入了陕北民歌、陕北说书、陕北秧歌等元素,让游客在观演中更好地接受精神洗礼。
创新玩法让红色旅游更有魅力
如今的延安,红色旅游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看展览、听讲解。延安市不断创新红色旅游方式,推出了10条精品旅游线路,让游客在行走中感受红色文化。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讲解员白婷正为来自山西汾阳的研学团队讲解。她指着一件国家一级文物——一张看似普通的小炕桌说:“毛泽东主席就是伏在这张小炕桌上,写下了《沁园春·雪》。”这样的讲解让书本上的历史变得触手可及。
延安还利用数字技术推进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和传承,把展陈模式从静态、单一转变为动态、沉浸式。游客可以通过VR技术,身临其境地体验红军长征的历史场景;可以通过互动屏幕,与革命先辈进行“对话”;还可以通过手机APP,参与红色知识问答游戏。
红色旅游带动延安文旅发展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延安市累计接待游客达1727.32万人次。红色旅游不仅带来了人气,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在延安红街,红色文化主题街区已经成为新的地标。这里不仅有红色主题的演出,还有陕北特色美食和非遗文化展示。春节期间,这里更是推出了美食节、花灯展、打铁花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
延安的红色旅游正在从传统的参观模式向深度文化体验转变。它不再是简单的“看”和“听”,而是让游客在参与中感受,在体验中学习。这种创新的红色旅游模式,不仅让游客更好地理解了延安精神,也让延安这座城市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延安的红色旅游,正在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讲述着中国革命的历史,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无论是小小讲解员的生动讲述,还是《延安十三年》的沉浸式体验,亦或是数字化的创新展陈,都在让这段历史更加鲜活,让这种精神更加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