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队军人委员会:意见箱变“连心箱”
连队军人委员会:意见箱变“连心箱”
“班长,你看这跑道坑坑洼洼的,得赶紧修修,要不训练时容易有人受伤。”北部战区海军某旅训练场上,一名战士的话引起了班长宋建腾的重视。回到连队,正好赶上旅领导下基层调研,宋建腾便将这一情况通过意见箱反映上去。让他没想到的是,不到一周时间,训练场的塑胶跑道就启动了整体翻修工程。
这一变化,正是该旅军人委员会创新意见箱使用方式,将其打造成“连心箱”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基层连队开始重视发挥军人委员会的作用,通过改进意见箱的使用方式,让官兵们敢于说真话、说实情,从而推动连队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从“意见箱”到“连心箱”的转变
在不少基层连队,意见箱往往被摆放在显眼位置,但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一些官兵担心自己的意见被公开后会受到“特殊关注”,因此不敢畅所欲言。针对这一情况,某海军连队军人委员会决定对意见箱的使用方式进行改进。
首先,他们将意见箱的位置从连队办公室门口调整到了一个相对隐蔽但又方便官兵投放的地方。其次,军人委员会向全连官兵郑重承诺:所有意见箱内的信件都将严格保密,只在军人委员会内部传阅,绝不外传。这一举措很快收到了成效,官兵们开始大胆地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写进意见箱。
“连心箱”里的暖心故事
“食堂的餐桌太旧了,有些地方已经掉漆,建议更换新餐桌。”
“建议在营区增设烘干设备,阴雨天衣服不容易干。”
“希望能建立一个心理宣泄室,帮助战友们缓解训练压力。”
这些来自基层官兵的真实声音,通过“连心箱”传递到了连队主官和军人委员会的手中。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每一条建议都得到了认真对待和及时回应。
针对食堂餐桌的问题,连队很快申请到了更换新餐桌的经费;烘干设备也在营区改造计划中被优先考虑;心理宣泄室的建设更是被提上了日程,不仅配备了专业的心理疏导设备,还定期邀请心理专家为官兵提供咨询服务。
民主氛围激发连队活力
随着“连心箱”制度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官兵开始主动参与连队建设。有人提出了改进训练方法的建议,有人为连队文化活动出谋划策,还有人就如何改善官兵生活质量提出了具体方案。这些来自基层的声音,不仅展现了官兵们的智慧和创造力,更为连队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自从‘连心箱’制度实施以来,连队的民主氛围越来越浓厚。”连队指导员深有感触地说,“官兵们不再把连队当作单纯的服役单位,而是真正把它当成了自己的家。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被充分调动起来,连队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实践证明,通过军人委员会的有效运作和“连心箱”制度的创新实施,不仅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官兵的实际困难,更能激发官兵参与连队建设的热情,增强连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这种民主管理方式,正在为新时代军队基层建设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