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燃机科技创新大会:科技公司引领内燃机技术革新
中国内燃机科技创新大会:科技公司引领内燃机技术革新
2024年10月,第四届中国内燃机科技创新大会将在北京召开,主题为“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此次大会将汇聚众多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共同探讨内燃机技术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作为全球重要的动力装置,内燃机在经历了近两个世纪的发展后,正迎来一场深刻的绿色革命。
从蒸汽到内燃:动力革命的转折点
内燃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与蒸汽机相比,内燃机具有以下显著优势:
效率更高:内燃机可以直接在气缸内燃烧燃料,避免了蒸汽机中热量传递的损失,因此效率更高。现代内燃机的热效率可以达到40%以上,而蒸汽机的热效率通常只有20%左右。
体积更小:内燃机不需要庞大的锅炉和复杂的蒸汽管道系统,因此体积更小,更适合移动设备使用。
启动更快:内燃机可以快速启动和停止,而蒸汽机需要长时间预热才能达到工作状态。
燃料使用更灵活:内燃机可以直接使用汽油、柴油等液体燃料,而蒸汽机则需要固体或液体燃料先转化为蒸汽。
中国内燃机技术的最新突破
近年来,中国在内燃机技术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24年5月,在天津举办的2024世界内燃机大会上,潍柴动力发布了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突破53%的商业化柴油机。这一突破性成果不仅是中国内燃机行业的重大进展,也是世界内燃机技术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潍柴动力的这款柴油机通过突破高膨胀燃烧、混流增压、高效燃油喷射、低阻减摩等关键技术,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热效率。如果全面推广应用,预计每年可为我国节约燃油近3100万吨,减少碳排放超9700万吨。
另一家中国内燃机制造商玉柴机器也在绿色低碳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2024年2月,该公司研发的中国最大功率燃氢发动机YCK16H热效率突破45%,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款发动机解决了氢气燃烧速度快、容易回火和爆震等技术难题,在关键零部件、增压技术、控制技术等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
绿色低碳:内燃机的未来之路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内燃机行业正在积极寻求绿色转型。氢、氨、醇等低碳/零碳燃料的应用,成为内燃机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这些燃料不仅来源丰富,而且可以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存储和消纳,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技术路径。
为了推动内燃机的绿色转型,中国已先后部署和推动氢、氨、醇类净零碳燃料和生物质燃料的内燃动力科技研发。目前,基于可再生能源、电解制氢,或者二氧化碳而合成的氢、甲醇已经具有量产能力,并且投入试运行。
此外,中国内燃机学会还组织成立了“氨发动机创新联合体”和“氢发动机创新联合体”,从基础理论、技术应用、工程装备各个环节开展研究开发。内燃动力全国重点实验室联盟、中国内燃机学会京博吉大联合实验室也在2024世界内燃机大会上揭牌,将进一步推动内燃机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展望未来:内燃机的持续创新
尽管面临着电动化和低碳化的挑战,内燃机在农业、工程机械、船舶等领域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技术创新,内燃机不仅可以使用传统石油燃料,还可以兼容氢气、氨气、甲醇等多种燃料,展现出强大的适应性和发展潜力。
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金东寒所强调的:“在我国,内燃机消耗了60%的石油,产生了10%的碳排放,未来是具有减碳潜力的产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内燃机将在绿色低碳转型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内燃机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不仅体现了人类对高效、清洁动力的不懈追求,也展示了科技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强大力量。随着第四届中国内燃机科技创新大会的召开,我们有理由相信,内燃机技术将在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的引领下,迎来更加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