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补课收费违法,家长如何依法维权?
高三补课收费违法,家长如何依法维权?
2024年3月,广东珠海一位家长向国家315维权服务中心求助,称珠海志途教育以补课押题为名,收取39.8万元费用,最终却导致孩子未能入学。这一案例揭示了高三补课收费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
政策背景与现状
教育部《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明确禁止中小学校及教师组织或参与有偿补课。2025年1月,南阳市教育局再次强调,寒假期间将全面开展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专项治理,对顶风违纪者实行“零容忍”。各地教育部门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严查在职教师有偿补课行为。
然而,在“双减”政策背景下,违规补课现象仍时有发生。一些培训机构打着“托管服务”“冬令营”等名义,实则进行违规学科培训;有的教师则通过“一对一”“一对多”等形式,开展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
家长维权途径
面对违规补课收费,家长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依法维权:
向教育部门举报:教育部设有专门的监督举报电话(010-66092315、66093315)和举报邮箱(12391@moe.edu.cn)。各地教育局也公布了举报电话和邮箱,如济宁市教育局的投诉电话和举报邮箱,肃南县教育局的监督举报电话等。
通过消费者保护协会投诉:拨打12315投诉热线或前往当地消保委投诉,寻求调解和解决。
法律诉讼:如果协商和投诉无果,家长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维权过程中,家长应注意收集和保留相关证据,如补课通知、收费凭证、合同协议等,这些都将成为维权的重要依据。
预防措施与建议
谨慎选择培训机构:在选择补课机构时,要注意查看机构的办学许可证、营业执照等资质证件;核实教师的资格证书;了解培训内容是否在许可范围内;确认收费标准是否公开透明。
理性对待补课: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不盲目跟风报班。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兴趣和需求,合理安排假期生活,避免过度补课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压力。
加强社会监督:社会各界应共同参与教育收费的监督工作。媒体的监督与报道同样至关重要,以便及时曝光乱收费事件,促进教育公平。
完善监管机制:教育部门应加强对学校的监管力度,积极开展专项整治活动,确保各项收费标准公开透明。同时,要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
违规补课收费现象的存在,不仅加重了家庭经济负担,也影响了教育公平。希望通过家长、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能够有效遏制这一现象,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公平的教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