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穿马路被撞,法律责任谁来背?
横穿马路被撞,法律责任谁来背?
近日,在南宁市葛村路附近发生了一起令人揪心的交通事故:一名儿童在横穿马路时与一辆电动自行车发生碰撞。这起事故不仅造成了人员受伤,也引发了公众对横穿马路安全问题的广泛关注。那么,在类似事故中,法律责任究竟应该如何划分呢?
法律怎么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机动车与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责任划分遵循以下原则:
如果行人没有过错,机动车一方应承担全部赔偿责任。例如,当行人在人行横道上行走且未闯红灯时,即使发生事故,机动车也需承担全部责任。
如果有证据证明行人有过错,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比如行人突然闯入机动车道,导致司机来不及反应,行人可能需要承担主要责任。但如果司机存在超速、酒驾等过错,责任可能会有所减轻。
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这意味着即使行人完全违反交通规则,机动车一方也不能完全免责。
案例分析:责任如何认定?
让我们回到南宁市葛村路的这起事故。当时,一名儿童在没有成人陪同的情况下横穿马路,与一辆正常行驶的电动自行车发生碰撞。交警在调查中发现,儿童横穿马路时注意力不集中,没有观察来往车辆,而电动自行车驾驶员虽然及时采取了刹车措施,但仍未能避免事故的发生。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这起事故的责任划分如下:
儿童未在人行横道上行走,且未观察来往车辆,存在明显过错。
电动自行车驾驶员虽然采取了必要的避让措施,但作为机动车辆,仍需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
最终,交警部门认定儿童监护人承担主要责任,电动自行车驾驶员承担次要责任。这一案例清晰地展示了在横穿马路被撞事故中,如何根据双方的过错程度来划分责任。
安全提示:如何避免类似事故?
这起事故再次提醒我们,横穿马路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无论是行人还是驾驶员,都应时刻保持警觉:
行人过马路时要集中注意力,不要边走边打电话或看手机。
横过马路或通过路口时,应选择人行横道等过街设施,并遵守交通信号灯指示。
带孩子的家长要时刻紧握孩子手腕,确保孩子在视线范围内,防止其突然横穿马路。
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要保持警惕,特别是在学校、公园等儿童活动频繁的区域,更要减速慢行,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横穿马路被撞的事故责任认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但无论责任如何划分,我们都应该时刻牢记:遵守交通规则,珍爱生命,安全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