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专业人士教你暑假居家安全
消防专业人士教你暑假居家安全
近期发生的一起交通事故再次敲响了暑假安全警钟:一名16岁的学生驾驶未悬挂号牌的电动自行车违法搭载17岁的同学,因未佩戴安全头盔,在与电动三轮车发生碰撞后,导致乘坐人受伤。这起事故提醒我们,暑假期间,学生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消防安全:防火防电,警钟长鸣
夏季是火灾高发期,家庭防火尤为重要。消防部门建议,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电器使用安全:避免超负荷用电,不使用时及时切断电源。定期检查电线、插座等,防止老化引发短路。
厨房用火安全:使用燃气时要有人看管,防止汤水溢出熄灭火焰。使用后及时关闭气阀,定期检查燃气管道。
易燃物品管理:远离火源,不在室内存放大量易燃物品。使用蚊香时要远离可燃物,确保安全。
配备消防器材:每个家庭都应配备小型灭火器等消防器材,并确保每位成员都会使用。
交通安全:遵守规则,平安出行
近期发生的多起涉学生交通事故,暴露出未成年人在交通安全方面的薄弱环节:
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翻越隔离栏。未满12周岁不骑自行车上路,未满16周岁不骑电动车。
正确佩戴头盔:骑乘电动车时,务必佩戴安全头盔。据统计,在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伤亡的事故中,约80%为颅脑损伤致死,佩戴头盔可以有效降低风险。
远离车辆盲区:不在车尾或大型车辆附近玩耍,避免进入司机视线盲区。
安全过马路: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横冲猛跑。养成“一慢二看三通过”的好习惯。
居家安全:全面防护,不留死角
除了消防安全和交通安全,还有其他方面的居家安全问题需要重视:
防溺水:教育孩子远离危险水域,不私自下水游泳。家长要时刻掌握孩子动向,确保安全。
防坠楼:做好家庭阳台、平台等区域的安全防护。教育孩子不攀爬窗户,不在窗边玩耍。
物品管理:将易燃、有毒物品放在儿童触及不到的地方。教育孩子正确使用生活用品。
应急处理:掌握方法,临危不乱
火灾应急:遇到火灾时,保持冷静,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逃生。及时拨打119报警。
交通事故应急:发生交通事故后,立即拨打120和122,不要随意移动伤者,保护好现场。
溺水应急:发现有人溺水,立即呼救并拨打110。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使用救生器材施救。
触电应急:发现有人触电,首先切断电源,使用绝缘物品挑开电线,立即拨打120。
安全无小事,责任大于天。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快乐的暑假环境。家长要切实履行监护职责,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孩子们也要提高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只有家校携手,才能确保孩子们度过一个平安、愉快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