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王哥庄大馒头:一个年产值过亿的乡村振兴样本

创作时间:
2025-01-22 18:12:0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王哥庄大馒头:一个年产值过亿的乡村振兴样本

在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王哥庄街道,一个令人惊叹的数字正在上演:每天有10万个大馒头从这里销往各地,国庆节期间更是创造了50多万元的日销售额。截至2023年9月底,全街道生产大馒头数量约1.2万吨,产值达到1.3亿元。这个不产小麦的小渔村,是如何将大馒头打造成年产值过亿的特色产业的呢?

01

五百年传承:一个馒头的非遗故事

王哥庄大馒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00多年前。作为崂山地区农村世代相传的手工艺面制品,它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2015年,崂山面塑成功入选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王哥庄大馒头成为其中的佼佼者。

王哥庄大馒头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精湛的制作工艺。采用“专供面粉+崂山水+手工揉+铁锅蒸+木柴烧+传统工艺”的独特方式,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面粉选用优质小麦粉,崂山泉水是不可或缺的元素,经过手工揉制、发酵、成型和烘烤,才能制作出这些堪称艺术品的大馒头。

除了传统圆形的大馒头,王哥庄还创新开发了多种花样馒头。如福袋、寿桃、金锁、老虎等,这些花样馒头不仅美观,而且营养健康。婚庆时,有代表美满婚姻的“石榴馒头”;婴儿百天时,有寓意孩子前程似锦的“金锁馒头”;还有象征财富和好运的“金元宝”馒头等。

02

产业振兴:小馒头里的大文章

王哥庄大馒头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把开启乡村振兴的金钥匙。目前,王哥庄街道有160多家馒头生产企业,2023年产量近1.44万吨,产值达1.2亿元。这个人口不足5万的街道,通过大馒头产业为5000余名妇女提供了就业机会,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为了推动产业健康发展,王哥庄街道成立了特产办公室和大馒头协会,制定出台《王哥庄大馒头专供面粉、酵母补贴方案》,对符合资质的业户实行面粉、酵母补贴。同时,发布《王哥庄大馒头团体标准》,从工艺流程、原料要求、感官要求、安全指标等方面,为生产规范和质量设下“统一标准”。

03

创新驱动:传统美食的现代转型

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同时,王哥庄大馒头也在不断创新。街道创办了专属节庆——王哥庄大馒头文化节,推出大馒头IP“馒馒喜欢你”、系列文创产品和微信表情包,开发大馒头制作研学体验项目。通过直播培训等方式提升从业者电商营销技能,已有70余家企业商家受益。

同时,王哥庄大馒头也积极“走出去”。依托乡村振兴数字平台成立电商直播总部,启动电商孵化营,通过直播培训等方式提升从业者电商营销技能。举办王哥庄特色农副产品城市巡展、王哥庄大馒头产品展示暨推介订货会等活动,让参展商户赢得口碑和销售双丰收。

04

未来展望:蒸出更美好的明天

王哥庄大馒头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借鉴。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和文化创新的有机结合,不仅实现了经济效益,更传承了文化价值。未来,王哥庄街道将持续聚焦自身发展优势,整合优势资源,在“土”字上谋出路,在“特”字上求不同,在“产”字上下功夫,赋能产业升级,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走好农旅融合发展新路子,让更多群众在产业振兴中“蒸”出好“丰”景,尝到产业发展的“甜头”,不断提升大家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从一个传统小吃到年产值过亿的特色产业,王哥庄大馒头的故事,是乡村振兴的一个生动缩影。它告诉我们,只要坚持传统与创新的结合,就能让“小特产”变成“大产业”,让“土特产”变成“金饽饽”。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