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各科都差,寒假这样去抓,下学期成绩能提高一大截!
初中生各科都差,寒假这样去抓,下学期成绩能提高一大截!
寒假是学生弯道超车的黄金时期。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说,如何利用有限的假期时间,有效提升各科成绩?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语文、英语、数学等九门主要学科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在新学期取得更好的成绩。
语文差的,从晨读开始抓
每天早上读半小时;要求大声读,流利读,有感情地读。
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学科,一般不会差得很离谱,如果语文学不好,连及格都够不到,那一定是语感不行。
而晨读就能有效提升孩子的语感,但不是说读一两天就有效果的,要长期坚持,每天不间断的读。寒假时间多,每天可以读久点,到上学日后形成了晨读习惯,每天短缩到10-15分钟即可。
读什么内容?
古诗词、文言文、美文散文、好词好句好段落、获奖作文等等,这些都可以读;或者直接去读课本也行。
其次,搞一个积累本,养成随时随地做积累的习惯,把平时见到的优美句子,金句,好素材都摘抄进来,而这些素材也可以作为每天晨读用。在写作文的时候,尽可能将这些素材用起来。
英语差的,从单词开始抓
几乎所有的老师都会告诉你,英语好提分,去死磕单词就行了。
事实是否如此?
的确是这样,奈何有很多孩子都懒得背书,或者说不擅长背书,对于这种要怎么搞?
首先,肯定是挑一套有趣的单词书,不是那种一堆单词凑在一起的,看着都头疼,根本就没有背诵的欲望。如果你手头上没有一好的的单词书,试试下面这套很有意思的词汇书,特别好用。
这套《10天背完3000英语单词》用生动有趣的图案,把一些相关有关系的单词集中在一起,仅是记住一张图就能记下十几个单词,这简直就是那些背单词总是记不住的救星!
其次,试着把自己每天背的单词融入到日常的交流当中,学完就用,这样会更有动力。如果能找到一个学习搭子,大家一起交流,一起进步是最好的。
或者,父母也可以充当这样的角色,不要怕讲错,或者发音不标准之类的,学语言就是要大胆讲,脸皮厚才有效果。
数学差的,从公式和例题开始抓
数学差,那就不要着急去刷题;每次上完课也不要急着去写作业,因为课本上的概念公式这些你都没有搞懂,就火急火急去做题,根本没用。
要回过头把课本琢磨几遍,每条公式都亲自动手推导一下,要搞懂这些公式都是怎么来的,要会举一反三。
然后课本上面的习题和例题多做几遍,要确保这些题都会做,然后才能去刷课外的题。
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步,就是要去搞错题,搞清楚错因,针对性去练习,成绩才能有效提升。
物理差的,从概念开始抓起
几乎所有物理差的学生,都有概念模糊这个问题。所以还是得从课本出发,把每一条概念都过一遍,确保都能明白意思,要用心,要过脑,要多琢磨!
另外,还可以去看看“于总CEO”这位老师的网课,讲得很不错,课本上哪个地方搞不懂的,老师三两句话就给你说明白了。
化学差的,从元素周期表抓起
先把周期表背下来,然后课本上那些方程式,一个个去推敲,去弄懂它们。做题的时候,要找规律,题目上几乎没有一句是废话,答案就藏在里面。
生物差的,从总结和归纳开始抓起
初中生物虽然不难,但还是有很多学生学得很痛苦,考试不会答题,原因就是平时只知道死记硬背,却从不去总结和归纳,一个学期都过完了,连最基本的知识框架都搞不清楚。
正确的学习方法:要以理解为主,记忆为辅;每学到一个新知识点,就要去把这个知识点跟过往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把相关内容画成图,形成知识体系,这样更有利于我们掌握课本上的内容。
地理差的,从看图开始抓起
学地理不去琢磨地图是行不通的,中国地图、世界地图,每个地方的地势地貌,地理位置,气候特点,风土人情这些都搞清楚,地理就算是学明白了。
历史差的,一般都是时间线搞不清楚的缘故,所以要去列时间轴
从古至今,从中到外,把每个时期的具体时间,代表人物,重要事件,历史影响等等,这些因素按照时间线依然列出来,然后就照着这条时间线索去记就行了,一目了然!
道法差的,如果是选择题总扣分,那就是课本没有背好,只要肯去背课本,选择题一般不会有太大问题
如果是大题总是扣分的,那都是平时没有去总结答题规律,总喜欢自己瞎答。可以去看看“初中政治蒋老师”的网课,这位老师讲了很多大题的解题技巧,相当实用,抽空去学一学就完事了。
以上这些,就是初中各科成绩差的同学,应该去抓的重点。寒假时间有限,不可能所有科目都能照顾得到,建议先考虑“语数英”这三科,然后再是物理、化学,最后才是小四门,抓住主要科目,先把主科成绩搞上来再说。
主科要是学不好,中考基本只能去陪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