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从苏州和长乐看现代产业升级之路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从苏州和长乐看现代产业升级之路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句源自宋代的成语,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空间位移描述,更是一种追求卓越、永不懈怠的精神象征。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这种精神正被赋予新的内涵和实践。
苏州: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典范
2025年新年伊始,苏州再次以“新年第一会”的形式聚焦新型工业化,展现了这座制造业名城持续进阶的决心。数据显示,2024年苏州规上工业总产值预计增长4.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有力支撑GDP增长6%。这些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是苏州在产业质量效益、企业发展能级、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全面提升。
在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化车间里,机械臂和运输机器人正在有条不紊地作业,这里已成为国内智能化程度最高、全球产能最大的高性能特种工业丝生产基地。而在苏州工业园区的华兴源创,作为科创板第一股,不仅摘得了“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的荣誉,还设立了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苏州的成功并非偶然。通过实施“苏州智造十大行动”,苏州在产业科技创新、人工智能应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2024年,苏州新增高端科技仪器、长三角(含江西)大飞机和苏南特钢材料3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累计达6个,位居全省第一。同时,苏州还获评全国首批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入选全国首批5G应用“扬帆”城市。
长乐:传统纺织业的数字化蝶变
在福建长乐,这个全国县级纺织产业三强地区,一场以数字化为引领的转型升级正在上演。截至2023年,长乐区纺织业规模以上企业已达275家,完成规上产值1627.87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61.91%。
走进福建金源纺织有限公司的智能化技改项目车间,上百台纺纱设备高速运转,5G智慧工厂大数据平台实时显示着关键数据。通过构筑新质生产力,金源纺织不仅实现了全业务流程的全面链接和高效协同,还打造了多个行业首创的场景化应用。
在长乐,数字化转型已成为纺织企业的共识。全区已有超1000家纺织企业、14000多台设备“上云上平台”。恒申集团和永荣锦江等龙头企业更是通过智能化改造,实现了生产效率和能源利用率的大幅提升。据统计,通过实施智能化技术改造,长乐区累计推动146家纺织企业总投资316.48亿元的项目转型升级,共享新质生产力发展成果。
成功要素:创新、政策与人才
无论是苏州还是长乐,其成功背后都离不开几个关键要素:
- 创新驱动: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 政策支持:地方政府出台多项扶持政策,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保障
- 人才培养:通过与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等机构合作,为产业升级提供人才支撑
对个人和企业的启示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精神,不仅适用于国家和城市的发展,对个人和企业同样具有重要启示:
- 持续学习:在知识快速迭代的时代,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保持竞争力
- 勇于创新:面对挑战,要敢于突破传统思维,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 追求卓越:在任何领域,都要追求卓越,不满足于现状
正如苏州和长乐的例子所示,无论是在工业领域还是其他行业,只要我们秉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精神,就一定能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乘风破浪,实现新的突破。
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让我们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精神,不断追求卓越,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