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华预防医学会发布最新指南:益生菌在儿科临床应用的科学依据与实践指导

创作时间:
2025-01-22 18:31:0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华预防医学会发布最新指南:益生菌在儿科临床应用的科学依据与实践指导

2024年,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发布了最新的《益生菌儿科临床应用循证指南》,这份权威指南详细介绍了益生菌在儿科疾病防治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医生和家长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将基于该指南,结合最新研究进展,为您详细介绍益生菌在儿科领域的应用。

01

益生菌在儿科的主要应用

1. 腹泻病

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的病因多为病毒感染,以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最为常见。大量临床研究证实,益生菌能够减轻腹泻严重程度、缩短病程、降低并发症发生,尤其是对病毒感染导致的水样腹泻具有显著疗效。

  • 推荐菌株:鼠李糖乳杆菌、布拉氏酵母菌
  • 其他选择: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胶囊、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

2. 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是指摄入乳糖或含乳糖食物后因乳糖消化吸收不良引发一系列消化道症状。具有乳糖酶活性的益生菌,如长型双歧杆菌,可以帮助改善症状。在选择益生菌时,需关注辅料成分,避免选择含有乳糖的制剂。

3.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升高而出现皮肤、巩膜及黏膜黄染。辅助益生菌治疗可降低胆红素浓度,缩短黄疸持续时间。

  • 推荐菌株: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地衣芽孢杆菌活菌颗粒

4. 过敏性疾病

儿童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包括湿疹、食物过敏、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等。益生菌作为全身辅助治疗,能明显缓解湿疹症状,降低湿疹评分,提高临床疗效和降低复发率。

  • 推荐菌株: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或胶囊、布拉氏酵母菌散、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5.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

抗生素在抑制或杀灭致病菌的同时也会对肠道菌群平衡造成影响,导致腹泻。研究表明,儿童早期接触抗生素会使肠道微生物群发育延迟、物种多样性减少,这会削弱宿主的免疫系统,并会影响微生物群-肠道-大脑轴,可导致多种胃肠道、免疫和神经认知疾病。

  • 推荐菌株:布拉氏酵母菌、双歧杆菌、乳杆菌等
02

益生菌的作用机制

益生菌通过多种机制发挥作用:

  1. 竞争性抑制:与有害菌竞争营养和空间,减少有害菌生长
  2. 调节肠道酸碱度:产生乳酸等有机酸,降低pH值,抑制病原菌繁殖
  3. 增强屏障功能:提高肠黏膜屏障作用,防止有害物质进入血液循环
  4. 免疫系统调节:激活免疫细胞,提升整体免疫力
03

使用注意事项

  1. 服用方法:需温水或温牛奶送服,避免水温过高影响益生菌活性
  2. 与抗生素的使用:应避免与抗生素同时服用,若需同时应用,应加大益生菌剂量或错开服药时间,最好间隔2-3小时。布拉氏酵母菌、酪酸梭菌和芽胞杆菌制剂对抗生素不敏感,可以与抗生素同时使用。
  3. 保存条件:最佳保存温度为2-8℃,只有少部分益生菌制剂可常温保存
  4. 辅料成分:注意避免选择含有加重患儿病情的辅料成分的益生菌
  5. 个体差异:任何药物的选择都应该个体化,益生菌同样如此,根据肠道菌群紊乱的程度存在个体差异,不同患者对同一药物同一剂量的效果可能出现差异,选择使用时,请严格遵照医嘱服用。
04

结语

益生菌在儿科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但其使用应基于科学证据,遵循临床指南。家长在使用益生菌时,应充分了解其作用机制和使用注意事项,必要时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以确保安全有效。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