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影响长者健康!医师呼吁:补充这些关键营养素维持绝佳活力

创作时间:
2025-01-22 19:55:4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影响长者健康!医师呼吁:补充这些关键营养素维持绝佳活力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已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因素。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慢性下呼吸道疾病的原因、症状以及预防和治疗方法,帮助您更好地关注和维护老年人的呼吸健康。

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发生原因与症状

台中荣民总医院间质性肺病整合照护中心主任傅彬贵医师表示,"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包含4种疾病,分别为气喘、肺阻塞(COPD)、支气管扩张、以及肺纤维化,常会出现咳、痰、喘等症狀。

慢性下呼吸道疾病的發生,除了遺傳基因之外,更大的原因是支氣管長期受到刺激(抽菸、空污、粉塵等)造成發炎,使得氣體交換出現問題,造成肺功能逐漸衰退,時間越久肺活量就越差,喘咳的症狀漸漸加重。

他提醒,如果一直咳嗽、有痰超过2到3个月,就應該尋求胸腔內科診治,是否為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避免拖延病情,導致呼吸系統的損害,影響心肺功能,甚至較容易引起肺炎及死亡。

慢性下呼吸道疾病不治療引共病

傅彬貴醫師指出,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是支氣管發炎,而肺部是血流非常豐富的器官,因此,讓發炎因子隨著血流跑到全身,造成全身性的發炎反應,進而引起各種心肺相關共病。

而咳、痰、喘等症狀容易讓人覺得疲倦、體力衰弱,對於步行、運動等日常活動興致缺缺,進而讓肌肉量、肌耐力逐漸減退,甚至造成肌肉萎縮,讓呼吸變得更加費力。也因此,患者會更不想動,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他強調,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通常都不會單獨存在,而是與其他慢性病共存,包括:心血管疾病、肺部疾病、骨質疏鬆症、支氣管擴張症及肌少症等。為此,傅彬貴醫師的研究團特別針對肌少症共病進行了前瞻性研究。

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患者2成有肌少共病

傅彬貴醫師表示,該研究的初衷,是在胸腔內科門診發現,臨床上,慢性下呼吸道疾病的患者,雖然已經使用了吸入式的氣管擴張劑來改善病情,但仍無法避免共病的發生,時常會出現喘、累等症狀,且有明顯肌少問題。

而搜尋台灣本土資料,發現並無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與肌少症關聯繫的流行病學,因而,設計研究時列了3條件,分別為自覺衰弱、衰弱量表、握力檢查及肌少症問卷,如果其中有1條件異常,即進入肌少症完整評估。

因此,研究團隊於門診臨床收案,確診患有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患者約1,200位,其中,有283人進入肌少症完整評估;最終,約有77名罹患肌少症共病,占比約20%;平均年齡為70歲,男女比為1:1。

這77名有肌少共病者,有一半為肌少症,另一半為嚴重肌少症。傅彬貴醫師解釋,肌少症是肌力下降合併肌肉質量減少而確診,若又合併影響體能表現,則為嚴重肌少症。

慢性下呼吸道疾病的肌少症改善方法

他語重心長地說,該研究顯示,慢性消呼吸道疾病的肌少症是一個不能被忽視的議題。肌少症不只影響身體健康,以及行動能力、生活品質,甚至增加跌倒風險、認知障礙等。

建議患有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患者,應該維持均衡飲食、規律運動,才能維持肌肉穩定功能,擁有好的生活品質。然而,慢性消呼吸道疾病患者對於規律運動一事,常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如何改善這困境呢?

攝取3種營養素,好好養肌肉

傅彬貴醫師建議,改善慢性消呼吸道疾病的肌少症最有效的方法是:營養補充搭配適當的運動訓練。先攝取充足營養素來補養肌肉,再藉由運動鍛鍊肌耐力,才是正確做法。養肌肉應多攝取蛋白質、双胺基酸、維他命D3、鈣等。

蛋白質可選擇富含必需胺基酸的優質蛋白質,如牛肉、魚肉、蛋、奶等;素食者則可多吃豆漿、豆腐、豆干等豆製品。若無慢性腎病者,每天建議攝取每公斤約1.2〜1.5公克的蛋白質。

傅彬貴醫師提醒,蛋白質應平均分配於三餐中,每餐吃一個巴掌大小的蛋白質。如果是牙口不好的長者,沒辦法咀嚼肉類,也可以補充市售的機能營養補充品/保健食品,也可增加双胺基酸的攝取。

此外,維他命D3也非常重要!若維生素D3濃度過低,會造成肌力下降,進一步造成肌少症。而現代人擔心紫外線威脅,較少曬太陽,因而造成維他命D3的缺乏。

建議可多攝取富含維生素D3的食物,像沙丁魚、鮭魚、蛋黃等;每天避開中午時段,曬10到15分鐘的太陽,可獲得大量的維生素D3,強化骨骼肌肉健康。若經過檢測維生素D3嚴重缺乏,也可透過營養補充品或保健食品幫忙。

傅彬貴醫師提到,除此之外,微量元素也是必須攝取的,如鈣、鐵、鎂等。可多攝取蔬菜水果,可提高抗氧化能力,並改善呼吸道症狀,蔬果的纖維質還能,維持腸道機能,預防便祕。

規律做2運動,強化肌力與質量

運動則以有氧運動搭配阻力運動最能有效增加肌肉質量、強化肌力。建議每週進行3〜5次有氧運動,如健走、慢跑、游泳、太極拳等,每次30〜60分鐘;至少進行2次抗阻力運動,如舉啞鈴、登階、彈性帶等,每次約20〜30分鐘。

預防慢性消呼吸道疾病,只要透過生活習慣的小改變,就可以降低罹病的可能性。傅彬貴醫師強調,要戒菸,以及遠離二手菸、三手菸;採用職業健康措施,減少吸入有機塵埃等;減少待在霧霾或空污的環境下等。

若是已經罹患慢性消呼吸道疾病,他呼籲,抽菸者快戒菸,預防疾病惡化;施打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保護肺部健康;定期檢查肺功能檢查,早發現早治療,正確、確實用藥,定能好好控制疾病。

本文原文来自Heho健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