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宝坻大觉寺:千年古刹的历史与文化

创作时间:
2025-01-22 21:20:0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宝坻大觉寺:千年古刹的历史与文化

宝坻大觉寺,俗称“东大寺”,位于天津市宝坻区东街12号,是一处具有千年历史的佛教古迹。寺院始建于辽代重熙年间,历经多次修缮,现为天津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宝坻大觉寺,俗称“东大寺”,位于天津市宝坻区东街12号,明朝、清朝遗址。
宝坻大觉寺建于辽重熙年间,占地面积约15000平方米,由弥陀殿、十方院、两廊、藏经阁、钟鼓楼等组成。今存罗汉堂和其侧面的配房,为木结构,清灰瓦顶。宝坻大觉寺现为独体院落式,由三座起脊平房式建筑组成,其中一座为佛寺原罗汉堂改建,两座为重修配房。院内有塑像、浮雕、假山、石桌凳、绿竹和盆景,外有苍松、绿坪。重修之罗汉堂保存辽代建筑风貌,新修配房为全木质仿古建筑,整体结构和谐。宝坻区历史悠久,从宝坻大觉寺中不难看出其时代特征,为研究契丹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大觉寺的人文历史内涵丰富。它既是佛教的活动场所,又是研究佛学和发展佛教的地方,在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影响。明、清时将大觉寺列为宝坻八大景之一“东寺晓钟”。
2013年1月,宝坻大觉寺被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宝坻大觉寺建于辽重熙年间。梁架木柱为明代所立,其他部分为清代重建。
“文革”期间,宝坻大觉寺有所损坏。
1986年,宝坻大觉寺进行维修复原。
2017年5月,袁黄(了凡)纪念馆在宝坻大觉寺内落成开放。

建筑格局


宝坻大觉寺(3张)

宝坻大觉寺,占地面积约15000平方米,由弥陀殿、十方院、两廊、藏经阁、钟鼓楼等组成。今存罗汉堂和其侧面的配房,为木结构,清灰瓦顶。宝坻大觉寺现为独体院落式,由三座起脊平房式建筑组成,其中一座为佛寺原罗汉堂改建,两座为重修配房。院内有塑像、浮雕、假山、石桌凳、绿竹和盆景,外有苍松、绿坪。重修之罗汉堂保存辽代建筑风貌,新修配房为全木质仿古建筑,整体结构和谐。

主要建筑

罗汉堂

罗汉堂抬梁式,四阿顶(单檐庑殿顶),出檐深远。还保留有辽代建筑特征。梁架为明清风格。屋顶无天花板装饰,是属“彻上露明造”,梁方结构精巧,在建筑历史上应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保护开发

袁黄(了凡)纪念馆


袁黄(了凡)纪念馆(2张)

袁黄(了凡)纪念馆坐落在宝坻区南城东街原大觉寺内,2017年5月落成开放。馆内三座展室分别为向善堂、治心堂、省身堂。向善堂主要介绍袁黄的生平,以展板分述袁黄一生重要年份的经历、事迹,塑有袁黄半身像。治心堂主要介绍袁黄治政宝坻五年间的善政,由大型壁画和展板组成,配有大量说明文字和图片。省身堂主要由袁黄著作和相关书籍组成。袁黄,号了凡,明代思想家。在宝坻任知县的五年间,他开南稻北种之先河,撰写《劝农书》,兴水利除水患,勤廉爱民,政绩卓著。纪念馆是“天津市家教家风创新实践基地”“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历史文化

相关传说

金朝的乡魁张瓒在《大觉寺记》中写道:在重熙年间有一老僧常住,筹建了弥陀佛舍,坐化后火化时不燃烧,他的两个弟子将其肉身立于佛旁,予以供奉。其头发一直缓慢生长,满月的日子为他剃头。这个现象后因女人进殿而消失。

文物价值

宝坻区历史悠久,从遗存的辽代佛教建筑宝坻大觉寺中不难看出其时代特征,为研究契丹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大觉寺的人文历史内涵丰富。它既是佛教的活动场所,又是研究佛学和发展佛教的地方,在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影响。明、清时将大觉寺列为宝坻八大景之一“东寺晓钟”。

保护措施


遗址碑

2013年1月,宝坻大觉寺被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宝坻大觉寺位于天津市宝坻区东街12号。

交通信息

自驾:自天津市宝坻区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宝坻大觉寺,路程约25.1千米,用时约28分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