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人口减少4万,意味着什么?
陕西人口减少4万,意味着什么?
人口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常住人口增量是经济、产业的晴雨表。在全国总人口已连续两年减少的背景下,陕西省人口变化情况如何呢?
陕西总人口减少4万人
3月26日,省统计局发布的《2023年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2023年末,陕西全省常住人口3952万人,比上年减少4万人。其中,男性2017万人,占51.04%;女性1935万人,占48.96%,性别比为104.24。出生人口27万人,出生率为6.83‰;死亡人口32.2万人,死亡率为8.14‰;自然增长率为-1.31‰。城镇人口2575万人,占65.16%;乡村人口1377万人,占34.84%。人口年龄构成为:0-14岁人口占16.4%,15-64岁人口占68.37%,65岁及以上人口占15.23%。
看到这个数据还是吃惊不小,要知道陕西去年公布,2022年末全省常住人口3956万人,比上2021年增加2万人,还是17个常住人口正增长省份之一,没成想2023年末直接减少了4万人。
图:各省2010—2020十年间人口变化
在校生数量反映地区"家底"
相较总人口,在校生数量,更能够侧面反映一个地区的真实“家底”。《统计公报》显示:
2023年,全省共有高等学校111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97所、成人高校14所。研究生招生6.95万人,在学研究生21.34万人;普通本专科招生39.3万人,在校生131.62万人;成人本专科招生15.62万人,在校生29.97万人。
全省共有中等职业学校228所,招生10.16万人(不含技工学校),在校生30.54万人(不含技工学校)。
全省共有幼儿园7576所,入园幼儿34.19万人,在园幼儿119.71万人;小学4191所,招生52.68万人,在校生303.19万人;初中1666所,招生47.92万人,在校生135.24万人;普通高中445所,招生25.67万人,在校生72.16万人。
从这个维度来说,陕西在校生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妥妥的名列全国前列,留住这个人口质量,就是留住陕西的未来。
西安都市圈是陕西的“刚需”
一直以来,千万人口与万亿GDP,是中国大城市的标配。
过去几十年来的城镇化浪潮,造就了一次次规模庞大的人口大迁移。到如今,常住人口快速膨胀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了。
今天各地的人口争夺,已完全进入存量化时代。
现实下,对于很多内陆省份来说,如果没有能够在全国具有一定人口虹吸能力,能担负起全省担当的省会城市,人口的持续流出,将是难以避免的。
幸运的是,陕西有西安。因此,做大做强西安都市圈是陕西的“刚需”!
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末西安全市常住人口为1299.59万人,相较于2021年末的1287.3万人,增加了12.29万人,增量位居全国第四。
一般来讲,大城市的实有人口都要高于常住人口。数据显示,西安的实际管控人口在1500万以上,比常住人口要高出数百万。
人随产业走,想要人口就必须发展产业,除了经常挂在嘴边的传统产业和新兴硬科技产业外,作为服务业的旅游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也非常显著。而这方面,西安就天然自带优势。
制图:国民经略
按照学界的观点,人口负增长一旦开始,将会持续较长时期。未来,人口会持续向一二线大城市大都市圈及部分区域中心城市集聚。这意味着,吸引人口保持机械增长将是接下来地方竞速的发力重点。事实上,新一轮“抢人大战”也已经开始了。
西安人口规模承载规划
西安最新国土空间整体规划提出,到2035年,拥有常住人口1500-1600万,服务人口达20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