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湛:西晋文学家,善于制作新词,又容貌美丽
夏侯湛:西晋文学家,善于制作新词,又容貌美丽
夏侯湛是西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以其卓越的才华、俊美的外貌和创新的文风著称。他与潘岳并称“双璧”,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这位才华横溢的历史人物。
夏侯湛(243年-291年),字孝若,谯国谯郡(今安徽亳州)人,是西晋著名的文学家。他是东汉征西将军夏侯渊的曾孙,曹魏兖州刺史夏侯威的孙子,淮南太守夏侯庄的儿子。
人物生平
夏侯湛年幼时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他的文章宏富,善于创造新词,同时又以容貌美丽著称。他与潘岳关系密切,经常同车出行,同席而坐,京城的人们称他们为“双璧”。
夏侯湛年少时担任太尉掾。泰始年间(265年-274年),被推举为贤良,对策中第,评为郎中,但多年未获升迁,于是创作《抵疑》来自我安慰。
后来,他被选拔为太子舍人,转任尚书郎,出朝担任野王县令。在任期间,他以抚恤恻隐为首要任务,对公家的征调则较为宽松。政事清平闲雅,空闲时创作了《昆弟诰》。
在地方任职多年后,朝野大臣都为他的才能感到惋惜。后来他被任命为中书侍郎,补任南阳相。不久后升任太子仆,但还未就职,晋武帝就去世了。晋惠帝司马衷即位后,任命他为散骑常侍。元康初年(291年),夏侯湛病逝,享年四十九岁。他留下了三十多篇著作,形成了独特的学术体系。
趣闻轶事
作《周诗》
起初,夏侯湛完成了《周诗》,并让潘岳观看。潘岳评价说:“这篇文章不仅温文尔雅,而且可以看出孝悌的本性。”受此启发,潘岳创作了《家风诗》。
生奢死节
夏侯湛出身名门望族,生性喜爱豪华奢侈,穿着华贵,饮食精美,尽情享受珍馐美味。然而,临终前他却留下遗言,要求用小棺材节俭安葬,不要堆土为坟,植树为饰。当时的人们评论说,夏侯湛虽然生前没有刻意磨砺名节,但死时能要求节俭,确实深谙生死存亡的道理。
坏书停作
夏侯湛曾著有《魏书》,但在看到陈寿所撰的《三国志》后,认为自己的作品无法超越,于是毁掉了自己的书稿,停止了写作。可惜的是,这部《魏书》现已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