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医养生 | 长夏主湿,中医教您远离“湿气困扰”

创作时间:
2025-01-22 21:25:2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医养生 | 长夏主湿,中医教您远离“湿气困扰”

长夏季节,湿气困扰是许多人面临的问题。中医理论认为,长夏与湿气相应,容易导致脾胃功能受损,引发一系列不适症状。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中医养生中关于长夏除湿的方法,包括运动、饮食、食疗方和中医外治法等,帮助您远离湿气困扰,保持身体健康。

中医经典之作《内经》中提及的长夏,源于五行学说的深入推演。据其所述,长夏属性与土相应,主导湿气,而脾脏则与之相应。
关于长夏的具体时段,学术界存在不同观点:有学者将其界定为农历6月这一时间段;也有学者主张长夏应指春、夏、秋、冬四季换季的最后18天,每季皆包含72天。然而,在现行习惯中,农历六月常被视作长夏。
长夏期间,环境温度高,湿度大,易感湿邪。若再加之饮食习惯的不规律、无节制,或过度摄入瓜果、生冷、细腻以及甜食等食品,均可能损伤脾胃功能,进而引发湿邪内生的情况。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全身乏力、肢体沉重、胸闷腹胀、口中乏味、食欲减退、腹泻便溏、小便不畅、水肿现象以及舌苔厚腻等症状。

运动除湿

运动通过加速新陈代谢和排汗,促进湿气排出,如跑步、游泳等有氧运动,也可以选择我们中国传统养生功法八段锦、太极拳、五禽戏等。

饮食除湿

饮食除湿则通过摄入具有祛湿作用的食物,如绿豆、红豆等,以及辛辣食材如姜、蒜来帮助排汗。少吃酸性、寒凉、冷冻、厚腻和生涩的食物。

食疗方除湿

(1)芡实山药薏米粥
取芡实15克, 薏米仁、山药各30克, 红枣10枚, 加入1000毫升清水, 用大火煮沸后, 焖20分钟, 然后空腹食用,有消除痰湿困乏之功效。

(2)冬瓜海带汤
冬瓜100克切片,海带30克洗净,虾皮、精盐适量,加入少量姜丝煮汤食用。

(3)四神汤
将茯苓、怀山、莲子和芡实(或薏仁)4种补益脾阴、厚实肠胃的药材搭配猪肚、猪骨、猪小肠、排骨等或豆类制品一起煮粥或汤,能健脾降湿。

中医外治法除湿

中医外治法除湿主要运用各种物理手段,如针灸、拔罐、刮痧等,以调节人体气血,促进湿气排出。这些治疗方法不仅安全有效,而且副作用小,深受广大患者喜爱。

(1)艾灸
艾灸可以很好的蒸腾、运化、排出体内湿气,经常艾灸脾俞、命门、中脘、承山等穴可以温脾除湿。

(2)平衡火罐
在平衡理论的指导下运用闪罐、揉罐、推罐、抖罐、留罐等罐法,使机体相应修复到平衡状态。可调和气血、疏通经络、调肝补脾、祛风除湿。

(3)虎符铜砭刮痧
虎符铜砭刮痧通过徐而和的手法在人体皮肤上刮痧,以调动阳气治病,扶正祛邪,以通为治,以通为补,以通为泻,以通为健的治疗方法。增加血液循环、促进湿气排出、改善人体新陈代谢,增强身体免疫力,对湿气过重引起的各种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4)中药熏蒸
中医医生根据情况辨证开具活血化瘀、利湿排毒的药方,中药熏蒸通过蒸汽的形式将药物的有效成分渗透到皮肤、肌肉及关节,从而达到促进血液循环、温通经络、驱寒除湿的效果。

同时,我们也应重视调整作息等生活习惯,以促进湿气的有效排出。具体而言,确保获得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熬夜,并尽量在每晚23点前入睡。

在长夏季节,特别是那些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在水边工作、在野外劳作、频繁涉水或淋雨的人群,以及热爱郊区游玩的朋友们,更应警惕湿气的侵袭。适当晒太阳,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有助于湿气的自然散发。

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在长夏湿气盛行之时,积极防范与除湿,共同守护身体健康,远离“湿气困扰”。温馨提示:专业治疗请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