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创新治理:上海宝山路街道电动自行车管理的“六步法”实践
党建引领创新治理:上海宝山路街道电动自行车管理的“六步法”实践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以其便捷、环保的特点,成为城市居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然而,随之而来的乱停乱放、违规充电等问题,不仅影响了城市环境的整洁,更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为破解这一难题,上海宝山路街道三宝居民区创新推出了“六步长效管理法”,通过党建引领,成功打造了一个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六步长效管理法”:党建引领下的创新实践
“六步长效管理法”具体包括:
全面摸清底数:街道工作人员通过走访调查,详细掌握了辖区内电动自行车的数量、使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撑。
制定安全管理公约:在充分征求居民意见的基础上,街道制定了《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公约》,明确了停放、充电等行为规范,提高了居民的安全意识。
采用“大数据+智能标签”管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街道建立了电动自行车智能管理系统。通过给每辆电动自行车安装智能标签,实现了对车辆的实时监控,有效防止了违规停放和充电行为。
提供人性化服务:街道充分考虑居民的实际需求,在合理位置增设了多个智能充电站,解决了居民充电难的问题。同时,通过志愿者服务队,为居民提供便捷的维修和保养服务。
多方联动:街道建立了由社区党组织、物业、业委会、居民代表等多方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电动自行车管理中的问题,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街道将电动自行车管理纳入社区常态化工作,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宣传教育活动,确保管理效果的持续性。
成效显著:居民满意度大幅提升
自“六步长效管理法”实施以来,宝山路街道的电动自行车管理成效显著。街道内的电动自行车停放秩序明显改善,违规充电现象大幅减少,居民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以前小区里到处都是乱停的电动自行车,不仅影响出行,还担心会发生火灾。现在有了专门的停车区和充电站,既方便又安全。”一位居住在宝山路街道的居民表示。
党建引领:凝聚治理合力
宝山路街道的成功经验,充分体现了党建引领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街道有效整合了各方资源,凝聚了治理合力。
“我们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通过建立多方联动机制,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参与电动自行车管理,真正实现了共建共治共享。”宝山路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经验推广:打造基层治理新样本
宝山路街道的“六步长效管理法”不仅在本街道取得了显著成效,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通过党建引领,创新管理方式,街道成功破解了电动自行车治理这一难题,为城市基层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样本。
电动自行车管理是城市治理中的一个缩影。宝山路街道的成功实践表明,通过党建引领,创新管理方式,可以有效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提升城市治理水平。这一经验值得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