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节气特点与习俗!2024年冬至时间和特点
冬至节气特点与习俗!2024年冬至时间和特点
冬至,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重要节气,不仅标志着冬天的真正开始,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俗传统。从天文观测到民间习俗,从养生保健到诗词歌赋,冬至节气展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智慧和文化魅力。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冬至节气的特点、习俗以及相关的文化内涵。
冬至·节气
2024年的冬至是12月21日,17点20分20秒,冬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22个节气,每年12月22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270°时。我们迎来冬至节气。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冬至”,顾名思义,即意味着冬天真正来临。“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冬至进九”的民谚更形象地说明冬至以后的天气变化情况。冬至,夜长昼短,古人认为自冬至起,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天地阳气开始兴做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
冬至·卦象
关于冬至,易经中也有记载,它的卦象显示:“地雷复,六阴至,一阳生。”
在《易经》中有一个核心理论,那就是任何事物都有阴阳两面,阴阳通变,阴极生阳,阳极生阴。两者不断运动相互作用,是一切事物的变化根源。
而冬至这天是一年之中,夜晚最长白日最短的一天,所以这天可以看成是“阴极”。阴极生变,物极必反,所以要生一阳,正蕴含了“阴极变阳”的意思。
冬·至·节·气特点
冬至节气特点三候
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
一候蚯蚓结
中国古人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
二候麋角解
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
三候水泉动
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冬至节气特点:
- 日照时间短
- 气温走低气候寒冷
俗话说“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冬至后白昼时间日渐增长。但是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仍比地面辐射散失的热量少,所以在短期内气温仍继续下降,而且冬至期间,西北高原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区也只有6℃至8℃左右。另外冬至开始“数九”,冬至日也就成了“数九”的第一天。
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
冬至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在中国南方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冬至这天,太阳虽低、白昼虽短,但是在气象上,冬至的温度并不是最低。实际上,由于地表尚有“积热”,冬至之前通常不会很冷,真正的严寒在冬至之后。由于我国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这种气候意义的冬季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
我国古历法中,二十四节气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节气,冬至后进入数九寒天,天气越来越冷,真正的严寒袭来。
【冬至数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
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冬·至·习·俗
冬至的风俗:
祭祖
在民间,有于冬至日祭祖的习俗,冬至祭祖之礼与元旦祭祖相同。在祭祖的同时,人们还要向父母长辈拜节。
我国台湾还保留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
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
冬至节祭祖先,在台湾一直世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赠鞋帽
冬至时节,民间有赠送鞋子的习俗。
《中华古今》说:“汉有绣鸳鸯履,昭帝令冬至日上舅姑。”随着时间的推移,赠鞋给舅姑的习俗,逐渐演化为舅姑赠鞋帽给甥侄了。
藏冬冰
在冬至这天将冰藏窖中,封闭严实,同时藏入各种鲜果,春后取出,在市上销售,颜色宛如刚从树上摘下来一样。
冬至吃什么
吃饺子
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
吃馄饨
据了解,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
喝羊肉汤
冬至吃羊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吃汤圆
吃汤圆在明、清时期已经约定俗成。在冬至这天,要“作粉圆”或“粉糯米为丸”。“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
赤豆糯米饭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吃年糕
吃年糕从清末明初直到现在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在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长高,图个吉利。
冬·至·节·气养生
冬至养生:
起居作息
适当进行些户外锻炼是非常必要的。但应在阳光出现后才出外活动,此时在起居上,应早睡晚起,多晒太阳。
防寒保暖
注重头部、脖子、后背等部位的保暖,可以穿高领的衣服,出门戴围巾,戴帽子,加穿背心,晚上睡前可以泡泡脚。
心态良好
冬季情绪要稳定、愉快,切忌发怒、急躁和精神抑郁。
饮食注意
多用温补少食寒凉:冬至之后,多吃温性食物,少食甚至远离寒凉食物,对于平衡人体阴阳、增强抵抗力。多吃大米、糯米、花生、山药、胡萝卜、豆浆、鸡肉等。
【冬至诗词】
- 小 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 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 邯郸冬至夜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 冬至夜怀湘灵
(唐)白居易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 小岁日对酒吟钱湖州所寄诗
(唐)白居易
独酌无多兴,闲吟有所思。
一杯新岁酒,两句故人诗。
杨柳初黄日,髭须半白时。
蹉跎春气味,彼此老心知。
- 冬至宿杨梅馆
(唐)白居易
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
若为独宿杨梅馆?冷枕单床一病身。
- 冬至日遇京使
(唐)杜 牧
远信初凭双鲤去,他乡正遇一阳生。
尊前岂解愁家国,辈下惟能忆弟兄。
旅馆夜忧姜被冷,暮江寒觉晏裘轻。
竹门风过还惆怅,疑是松窗雪打声。
- 朔旦冬至摄职南郊,因书即事年代
(唐)权德舆
大明南至庆天正,朔旦圆丘乐七成。
文轨尽同尧历象,斋祠忝备汉公卿。
星辰列位祥光满,金石交音晓奏清。
更有观台称贺处,黄云捧日瑞升平。
- 谪官辰州冬至日有怀
(唐)戎昱
去年长至在长安,策杖曾簪獬豸冠。
此岁长安逢至日,下阶遥想雪霜寒。
梦随行伍朝天去,身寄穷荒报国难。
北望南郊消息断,江头唯有泪阑干。
- 奉酬中书相公至日圜丘行事合于中书省斋移止
(唐)武元衡
郊庙祗严祀,斋庄觌上玄。
别开金虎观,不离紫微天。
树古长杨接,池清太液连。
仲山方补衮,文举自伤年。
风溢铜壶漏,香凝绮阁烟。
仍闻白雪唱,流咏满鹍弦。
- 铜仪
(唐)韦庄
铜仪一夜变葭灰,暖律还吹岭上梅。
已喜汉宫今再睹,更惊尧历又重开。
窗中远岫青如黛,门外长江绿似苔。
谁念闭关张仲蔚,满庭春雨长蒿莱。
- 冬至夜寄京师诸弟兼怀崔都水
(唐)韦应物
理郡无异政,所忧在素餐。
徒令去京国,羁旅当岁寒。
子月生一气,阳景极南端。
已怀时节感,更抱别离酸。
私燕席云罢,还斋夜方阑。
邃幕沉空宇,孤灯照床单。
应同兹夕念,宁忘故岁欢。
川途恍悠邈,涕下一阑干。
- 冬至夜作
(五代)韩偓
中宵忽见动葭灰,料得南枝有早梅。
四野便应枯草绿,九重先觉冻云开。
阴冰莫向河源塞,阳气今从地底回。
不道惨舒无定分,却忧蚊响又成雷。
- 辛酉冬至
(宋)陆游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 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宋)苏轼
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 冬至日
(宋)苏辙
佳节萧条陋巷中,雪穿窗户有颜风。
出迎过客知非病,归对先师喜屡空。
- 冬至日
(宋)苏辙
阴阳升降自相催,齿发谁教老不回。
犹有髻珠常照物,坐看心火冷成灰。
酥煎陇坂经年在,柑摘吴江半月来。
官冷无因得官酒,老妻微笑泼新醅。
- 冬 至
(宋)朱淑真
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
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
八神表日占和岁,六管飞葭动细灰。
已有岸旁迎腊柳,参差又欲领春来。
根据老祖宗们观察自然现象总结的规律,今年冬至节气集齐了四大特点,这些特点六十年才遇到一回,今年的冬至可不寻常。
首先是月尾冬至。“冬至在头,卖被买牛;冬至在尾,卖牛买被”。今年冬至恰逢农历冬月二十一,属于月末,这暗示着来年春季可能会面临倒春寒的挑战。
其次是单数日期。“冬至逢单埃冰冻,冬至逢双暖烘烘”。今年的冬至日期是单数日,也在预示着我们要迎接一个寒冷的冬季了。
再者是晚冬至。“早冬至穿单衣,晚冬至冻死牛”。今年冬至在傍晚17点21分左右到来,属于晚冬至,同样也在预示着我们将面临一个严寒的冬季。
最后是公九年份。“冬至数九,公九凶,母九爽”。今年冬至为单数日子,属于公九,预示着我们将度过一个寒冷异常的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