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寻迹渭源堡,说说北宋熙河开边的往事

创作时间:
2025-01-22 19:33:4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寻迹渭源堡,说说北宋熙河开边的往事

北宋熙宁年间,名将王韶提出《平戎三策》,主张通过经营西北边疆来抵御西夏。在这一战略指导下,王韶成功收复河湟地区,建立了渭源堡等军事据点,实现了北宋在西北边疆的重大突破。


渭源堡远眺

渭源堡:北宋西北边防的前沿阵地

渭源堡,又名王韶堡,位于今甘肃省渭源县城北辽洼上,北临后河土崖,西扼上关坪古狄(今陇西)通道,南瞰渭源城,东阻下关坪高地,地势险要,自古以来就是战略要地。


王韶献“平戎三策”(插画)


王韶收复的六州示意图

北宋时期,宋朝在军事上相对弱势,但在熙宁年间,王韶主导的熙河路战争成为宋朝对外军事行动中罕见的大胜。渭源堡作为王韶开边战略中的重要据点,见证了北宋在西北边疆的军事扩张。如今,这座历经千年的古堡虽已部分坍塌,但仍保留着东、西、南三面墙体,2016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王韶其人:从文人到军事战略家的转变

王韶本是北宋英宗年间的进士,但他并未选择过悠游自在的士大夫生活,而是选择了探访边疆、考察军事的道路。他经常穿着猎户的衣装,深入宋夏边境探查敌情,甚至因此差点被误认为敌国奸细。

经过数年的实地考察,王韶提出了著名的《平戎三策》,建议朝廷通过经营西北边疆来抵御西夏。这一战略不仅得到了宋神宗的重视,也与当时推行变法的王安石的政治目标相契合。

熙河大捷:北宋西北边疆的军事转折

熙宁四年(1071年),王韶被任命为洮河安抚司负责人,开始实施《平戎三策》。他采用“剿抚并用,以抚为主”的策略,成功招抚了青唐吐蕃中的俞龙珂部,并通过武力征讨和招抚并举的方式,收复了青海东部一千二百余里土地。

熙宁五年(1072年),宋神宗下令筑古渭城并设通远军,任命王韶为知军。同年七月,王韶在渭源筑城,八月开始对不肯归附的羌人部落实施武力征讨,夺取武胜(今临洮),并筑武胜城。随后,宋神宗设置熙河路,升迁王韶为熙河路经略安抚使兼知熙州,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熙河大捷。

此次出征,王韶前后行军五十四天,跋涉数千里路,平定五州之地,招抚吐蕃诸部无数。自宕州临江寨北达安乡关,幅员两千里,包括熙、河、洮、岷、叠、宕六州之地全被北宋收复,恢复了安史之乱前由中原王朝控制这一带地区的局面。

王韶的战略智慧:全方位经营西北边疆

王韶在开拓熙河的过程中,采取了“招抚、征讨、屯田、兴商、办学”相结合的战略方针。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熙宁七年,王韶建议在熙河实行茶马互市。这一举措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加强了北宋与西北各族的联系,为北宋在西北边疆的长期驻守奠定了基础。

熙河开边的胜利,意味着北宋对西夏完成了战略包围,为北宋进一步收复失地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由于北宋后期朝政腐败,这一战略优势最终未能转化为全面胜利。

结语

渭源堡不仅是北宋西北边防的重要据点,更是王韶军事才能和战略智慧的见证。它见证了北宋在西北边疆的军事成就,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军事战略的复杂性和智慧。如今,这座千年古堡虽已残破,但其承载的历史记忆和军事价值,依然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铭记。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