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文脉粤传》带你探秘汕头小公园
央视《文脉粤传》带你探秘汕头小公园
央视《文脉粤传》栏目组近日走进汕头,聚焦小公园这一百年商埠的历史文化。节目中,观众得以深入了解小公园、樟林古港、侨批等文化符号背后的故事,感受这座海滨城市深厚的历史底蕴。
小公园:百年商埠的历史见证
小公园是汕头开埠历史的见证者。以建于1934年的中山纪念亭为中心,这片区域见证了汕头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广东第二大商埠的历程。1860年开埠后,汕头迅速崛起,成为南粤商贸中心。小公园保留了独特的骑楼建筑群和“四永一升平”街道布局,这些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诉说着当年的繁华景象。
近年来,汕头以“微更新”“微改造”的方式对小公园进行保育活化。通过文化赋能,促进文旅融合发展。2017年,重建后的中山纪念亭对外开放,成为游客热门打卡点。如今的小公园不仅是一个历史文化街区,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文旅新地标,2023年全年游客量达1880万人次。
樟林古港:华侨文化的发源地
樟林古港是汕头华侨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作为潮汕人出海的重要港口,无数先辈从这里乘坐红头船下南洋谋生。永定楼(观海楼)不仅是港口的航标,更是海外华侨思乡的象征。这里见证了无数潮汕人漂洋过海的艰辛历程,承载着海外华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侨批:跨越重洋的家国记忆
侨批是海外华侨通过民间渠道寄回国内的汇款和家书,承载着海外游子的思乡离愁。在汕头市档案馆侨批分馆,保存着大量珍贵的侨批原件。这些泛黄的纸张,记录了海外华侨的奋斗历程和对家人的深切牵挂。侨批不仅是个人的情感寄托,更见证了华侨华人对家乡建设的贡献。
文化传承与创新
央视《文脉粤传》节目通过镜头语言,展现了汕头在文化保护与传承方面的努力。小公园的保育活化、樟林古港的遗址保护、侨批文化的传承,都是汕头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不仅承载着潮汕人的集体记忆,更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如今的小公园,不仅是一个历史文化街区,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文旅新地标。这里融合了非遗展示、文创产品、特色美食等多元文化元素,成为展现汕头城市魅力的重要窗口。央视《文脉粤传》的播出,让更多人了解汕头的历史文化,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